妄想即是叢林,
修行不出心地。
開悟者說:「遊遍四方,原來是在心頭走,白費了草鞋錢」
2013/11/20
2013/11/17
菩提達摩製~無心論~白話說明(上)
無心論一卷 釋菩提達摩製
夫至理無言。要假言而顯理。大道無相。為接麤而見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談無心之論矣。
至高無上的道理,自己本身,是沒有聲音,不會言語的。但是卻又需要,假藉語言、文字的說明,才能顯現出,這個至高無上道理的意義 。這至高無上的大道,沒有形相,沒有一切言語造作,但是為了,接引心性粗略的有情眾生,能契入這至高無上的道理。而儘量的,以言語文字的說明,來顯發這至高無上大道,概略的形相和義理來。 現在,我門就假設,有一個和尚,和他的一個弟子,的問答。來顯發,這個無心的法義吧!
弟子問和尚曰。有心無心
弟子問和尚說道。到底是有心還是無心?
答曰。無心。
和尚回答說。無心。
問曰。既云無心。誰能見聞覺知。誰知無心。
註:【見聞覺知】
(術語)眼識之用為見,耳識之用為聞,鼻舌身三識之用為覺,意識之用為知,又云識。智度論四十曰:「問曰:何以故三識所和合為一,三識所知別為三?答曰:是三識助道法多,是故別說。餘三識不爾,是故合說。是三識但知世間事,是故合為一。餘三亦知世間,亦知出世間,是故別說。」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弟子問道。既然說無心。那麼是由甚麼,來看見、聽聞、覺受、感知這一切現象呢?又是由甚麼,來識知無心呢?
答曰。還是無心既見聞覺知。還是無心能知無心。
和尚回答說。既是見、聞、覺、知還是無心。能識知無心的,還是無心。
問曰。既若無心。即合無有見聞覺知。云何得有見聞覺知。
弟子問道。既然說無心,那麼就沒有見、聞、覺、知了。為何又說無心,還能有見、聞、覺、知呢?
答曰。我雖無心能見能聞能覺能知。
和尚回答說。我雖然是無心但還是能見能聞能覺能知。
問曰。既能見聞覺知。即是有心。那得稱無。
弟子問道。既然能有見、聞、覺、知。那麼就是有一個心,在那邊見、聞、覺、知了。那還能稱為無心呢。
和尚曰。只是見聞覺知。即是無心。何處更離見聞覺知別有無心。我今恐汝不解。一一為汝解說。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見終日見由為無見。見亦無心。聞終日聞由為無聞。聞亦無心。 覺終日覺由為無覺。覺亦無心。知終日知由為無知。知亦無心終日造作。作亦無作。作亦無心。故云見聞覺知總是無心。
註:【六塵】【六根】【六識】
【六塵】 (名數)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淨心者。故謂之塵。圓覺經曰:「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淨心誡觀下曰:「云何名塵?坌污淨心觸身成垢,故名塵。」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塵以染污為義,以能染污情識,故通名為塵也。」
【六根】 (名數)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為能生之義,眼根對于色境而生眼識,乃至意根對于法境而生意識,故名為根。大乘義章四曰:「六根者對色名眼,乃至第六對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識,故名為根。」六根中前五根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識為意根,大乘以八識中之第七末那識為意根。
【六識】 (名數)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對於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而生見聞嗅味覺知之了別作用者。為大小乘通說之法門,位於大乘所說八識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稱為前六識。此六識在欲界,六識皆有,在色界之初禪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識,無鼻舌之二識,又第二禪天以上至無色界之有頂,唯有意識,無眼耳身之三識,以是為識相應而非與禪定相應故也。見百法問答抄,又此六識有體一體別之論。小乘之俱舍與大乘法相取體別,小乘成實取體一。(參照:一識)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和尚回答說。只這個見聞覺知。就是無心了。離開見、聞、覺、知,哪裡另外還有個無心存在呢?我現在,怕你不能了解,這個道理。就詳細的,一一為你來解說。使你得以悟知,這個真理。假設說,我們整天都能看見各種形色、境相。那是因為眼根與色塵幻影緣合,產生眼識。因而我們能了別、分辨看見種種形色、境相。若無根、塵、識緣合,那麼這個見性,本就空無一物,無有所見。所看見種種形色、境相。都是根、塵、識緣合的幻影假相。當因緣散滅時。也就空無一物。在這裡面,也沒有一個心存在。我們整天,都能聽見種種聲響。是因為耳根與聲塵緣合,產生耳識。因而我們能了別分辨聽見種種聲響。若無根、塵、識緣合。這個聞性,本就空無一物。無有所聞。所聽見種種的聲響。都是根、塵、識緣合的幻影假相。當因緣散滅時。也就空無一物。在這裡面也沒有一 個心存在。鼻、舌、身三識的作用,稱為覺受。我們整天都能感受香、臭、鹹、淡味道,粗、細、澀、滑種種觸覺感受。是因為,鼻、舌、身三根與與香、味、觸三塵緣合,產生鼻、舌、身三識。因而我們,能了別、分辨香、臭、鹹、淡味道,粗、細、澀、滑種種感受。若無根、塵、識緣合,這個覺性,本就空無一物。無有感覺。所覺受到種種香、臭、鹹、淡味道,粗,細,澀,滑種種感受。都是根、塵、識緣合的幻影假相。當因緣散滅時。也就空無一物。在這裡面,也沒有一個心存 在。我們能了別、分辨、識知種種法,種種事物,是因為意根與法塵緣和,產生意識。因而我們能了別、分辨、識知種種法。若無根、塵、識緣合。這個識性,本就空無一物。無有種種法。種種法相。都是根、塵、識緣合的幻影假相。當因緣散滅時。也就空無一物。在這裡面也沒有一個心存在。 我們身、口、意,整天不停的,造作種種業。都是六根與六塵、六識緣合而成的,虛妄假相。若無六根與六塵、六識緣合,本就空無一物,無有種種造作。身、口、意所造作種種業,也都是根、塵、識緣合的,幻影假相。當因緣散滅時。也就空無一物。在這裡面也沒有一個心存在。所以說,見、聞、覺、知,都是根、塵、識緣合的幻影假相。當因緣散滅時。也就空無 一物。在這裡面也沒有一個心存在。
問曰。若為能得知是無心。
弟子問道。那我們怎麼樣才能了知是無心呢?
答曰。汝但子細推求看。心作何相貌。其心復可得。是心不是心。為復在內為復在外為復在中間。如是三處推求覓心了不可得。乃至於一切處求覓亦不可得。 當知即是無心。
和尚回答說。你只要仔細的,去推理求證看看。這個心的相貌形狀,是甚麼樣子。這個心,又是可以看得見,聽得到,或是觸摸得到的嗎?這看得見,聽得到,或是觸摸得到的,是不是心。這個心,又是在身體內,還是在身體外,或是在身體中間。如果像這樣的,在這三處,推理求證,去找尋這個心,都找不到。甚至到任何地方,去找尋這個心,都找不到的話。那麼你就知道,實際上是無心。
問曰。和尚既云一切處總是無心。即合無有罪福。何故眾生輪迴六聚生死不斷。
弟子問道。和尚既然說,一切處全都是無心。那麼應該是,沒有罪業福報了。什麼緣故,眾生卻在六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惡鬼道、地獄)中,生生死死,不斷的輪迴呢?
答曰。眾生迷妄。於無心中而妄生心。造作種種業。妄執為有。足可致使輪迴六 趣生死不斷。譬有人於暗中見杌為鬼見繩為蛇便生恐怖。 眾生妄執亦復如是。於無心中妄執有心造種種業。而實無不輪迴六趣。如是眾生若遇大善知識教令坐禪覺悟無心。一切業障盡皆銷滅生死即斷。 譬如暗中日光一照而暗皆盡。若悟無心。一切罪滅亦復如是。
註: 【坐禪】
(術語)坐而修禪也。禪者梵語禪那Dhyana之略,譯曰思惟、靜慮,以息慮凝心究明心性之術也。達磨來,此道始盛於支那。天台出,此法方見,與教相應。而以此為唯一之法,規矩最備者,無過於禪宗。增一阿含經十二曰:「坐禪思惟,莫有懈怠。」大阿彌陀經上曰:「念經者,思道者;坐禪者,經行者。」天台之四種三昧中,其常坐三昧,即坐禪也。止觀二曰:「居一靜室或空閑地,離諸喧鬧,安一繩床,傍無餘座。九十日為一期,結跏正坐,頂脊端直,不動不搖,不委不倚,以坐自誓。脅不[(扣-口)*主]床,況復屍臥,遊戲住立。」
和尚回答說。眾生都是被六根與六塵、六識,緣合而成的虛妄假相,所迷惑。在無心中,執取六根與六塵、六識,緣合而成的虛妄假相,以為是心,而生起妄心,造作種種業行。把這種種業,虛妄的執著為實有。這就足可導致,眾生在六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惡鬼道、地獄)中,生生死死 ,不斷的輪迴了。譬如有人在黑暗中,見木頭人,誤以為是鬼。看見繩子,誤以 為是蛇。便生起,恐懼害怕的心念。 眾生在無心中,執取六根與六塵、六識,緣合而成的虛妄假相,以為是心。 而生起妄心。也就像上面,所舉的例子一樣。於無心中,虛妄不實的,執取有個妄心,而造作種種業。像這樣的眾生,實際上,沒有一個,不在六道 (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惡鬼道、地獄)中輪迴的。這些眾生,若能遇到大善知識教導。使他們學習坐禪(坐而修禪也以息慮凝心究明心性)若是覺悟了知,實際無心。那麼一切業障,盡都銷滅。立即了斷在六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惡鬼道、地獄)中,的生死輪迴。 譬如在黑暗中,只要日光一照,那麼所有黑暗,都將完全消褪無餘。若是了悟無心,一切罪業的銷滅,也就像日光,驅走黑暗,一樣的快速。
~~待續~~
夫至理無言。要假言而顯理。大道無相。為接麤而見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談無心之論矣。
至高無上的道理,自己本身,是沒有聲音,不會言語的。但是卻又需要,假藉語言、文字的說明,才能顯現出,這個至高無上道理的意義 。這至高無上的大道,沒有形相,沒有一切言語造作,但是為了,接引心性粗略的有情眾生,能契入這至高無上的道理。而儘量的,以言語文字的說明,來顯發這至高無上大道,概略的形相和義理來。 現在,我門就假設,有一個和尚,和他的一個弟子,的問答。來顯發,這個無心的法義吧!
弟子問和尚曰。有心無心
弟子問和尚說道。到底是有心還是無心?
答曰。無心。
和尚回答說。無心。
問曰。既云無心。誰能見聞覺知。誰知無心。
註:【見聞覺知】
(術語)眼識之用為見,耳識之用為聞,鼻舌身三識之用為覺,意識之用為知,又云識。智度論四十曰:「問曰:何以故三識所和合為一,三識所知別為三?答曰:是三識助道法多,是故別說。餘三識不爾,是故合說。是三識但知世間事,是故合為一。餘三亦知世間,亦知出世間,是故別說。」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弟子問道。既然說無心。那麼是由甚麼,來看見、聽聞、覺受、感知這一切現象呢?又是由甚麼,來識知無心呢?
答曰。還是無心既見聞覺知。還是無心能知無心。
和尚回答說。既是見、聞、覺、知還是無心。能識知無心的,還是無心。
問曰。既若無心。即合無有見聞覺知。云何得有見聞覺知。
弟子問道。既然說無心,那麼就沒有見、聞、覺、知了。為何又說無心,還能有見、聞、覺、知呢?
答曰。我雖無心能見能聞能覺能知。
和尚回答說。我雖然是無心但還是能見能聞能覺能知。
問曰。既能見聞覺知。即是有心。那得稱無。
弟子問道。既然能有見、聞、覺、知。那麼就是有一個心,在那邊見、聞、覺、知了。那還能稱為無心呢。
和尚曰。只是見聞覺知。即是無心。何處更離見聞覺知別有無心。我今恐汝不解。一一為汝解說。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見終日見由為無見。見亦無心。聞終日聞由為無聞。聞亦無心。 覺終日覺由為無覺。覺亦無心。知終日知由為無知。知亦無心終日造作。作亦無作。作亦無心。故云見聞覺知總是無心。
註:【六塵】【六根】【六識】
【六塵】 (名數)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淨心者。故謂之塵。圓覺經曰:「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淨心誡觀下曰:「云何名塵?坌污淨心觸身成垢,故名塵。」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塵以染污為義,以能染污情識,故通名為塵也。」
【六根】 (名數)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為能生之義,眼根對于色境而生眼識,乃至意根對于法境而生意識,故名為根。大乘義章四曰:「六根者對色名眼,乃至第六對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識,故名為根。」六根中前五根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識為意根,大乘以八識中之第七末那識為意根。
【六識】 (名數)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對於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而生見聞嗅味覺知之了別作用者。為大小乘通說之法門,位於大乘所說八識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稱為前六識。此六識在欲界,六識皆有,在色界之初禪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識,無鼻舌之二識,又第二禪天以上至無色界之有頂,唯有意識,無眼耳身之三識,以是為識相應而非與禪定相應故也。見百法問答抄,又此六識有體一體別之論。小乘之俱舍與大乘法相取體別,小乘成實取體一。(參照:一識)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和尚回答說。只這個見聞覺知。就是無心了。離開見、聞、覺、知,哪裡另外還有個無心存在呢?我現在,怕你不能了解,這個道理。就詳細的,一一為你來解說。使你得以悟知,這個真理。假設說,我們整天都能看見各種形色、境相。那是因為眼根與色塵幻影緣合,產生眼識。因而我們能了別、分辨看見種種形色、境相。若無根、塵、識緣合,那麼這個見性,本就空無一物,無有所見。所看見種種形色、境相。都是根、塵、識緣合的幻影假相。當因緣散滅時。也就空無一物。在這裡面,也沒有一個心存在。我們整天,都能聽見種種聲響。是因為耳根與聲塵緣合,產生耳識。因而我們能了別分辨聽見種種聲響。若無根、塵、識緣合。這個聞性,本就空無一物。無有所聞。所聽見種種的聲響。都是根、塵、識緣合的幻影假相。當因緣散滅時。也就空無一物。在這裡面也沒有一 個心存在。鼻、舌、身三識的作用,稱為覺受。我們整天都能感受香、臭、鹹、淡味道,粗、細、澀、滑種種觸覺感受。是因為,鼻、舌、身三根與與香、味、觸三塵緣合,產生鼻、舌、身三識。因而我們,能了別、分辨香、臭、鹹、淡味道,粗、細、澀、滑種種感受。若無根、塵、識緣合,這個覺性,本就空無一物。無有感覺。所覺受到種種香、臭、鹹、淡味道,粗,細,澀,滑種種感受。都是根、塵、識緣合的幻影假相。當因緣散滅時。也就空無一物。在這裡面,也沒有一個心存 在。我們能了別、分辨、識知種種法,種種事物,是因為意根與法塵緣和,產生意識。因而我們能了別、分辨、識知種種法。若無根、塵、識緣合。這個識性,本就空無一物。無有種種法。種種法相。都是根、塵、識緣合的幻影假相。當因緣散滅時。也就空無一物。在這裡面也沒有一個心存在。 我們身、口、意,整天不停的,造作種種業。都是六根與六塵、六識緣合而成的,虛妄假相。若無六根與六塵、六識緣合,本就空無一物,無有種種造作。身、口、意所造作種種業,也都是根、塵、識緣合的,幻影假相。當因緣散滅時。也就空無一物。在這裡面也沒有一個心存在。所以說,見、聞、覺、知,都是根、塵、識緣合的幻影假相。當因緣散滅時。也就空無 一物。在這裡面也沒有一個心存在。
問曰。若為能得知是無心。
弟子問道。那我們怎麼樣才能了知是無心呢?
答曰。汝但子細推求看。心作何相貌。其心復可得。是心不是心。為復在內為復在外為復在中間。如是三處推求覓心了不可得。乃至於一切處求覓亦不可得。 當知即是無心。
和尚回答說。你只要仔細的,去推理求證看看。這個心的相貌形狀,是甚麼樣子。這個心,又是可以看得見,聽得到,或是觸摸得到的嗎?這看得見,聽得到,或是觸摸得到的,是不是心。這個心,又是在身體內,還是在身體外,或是在身體中間。如果像這樣的,在這三處,推理求證,去找尋這個心,都找不到。甚至到任何地方,去找尋這個心,都找不到的話。那麼你就知道,實際上是無心。
問曰。和尚既云一切處總是無心。即合無有罪福。何故眾生輪迴六聚生死不斷。
弟子問道。和尚既然說,一切處全都是無心。那麼應該是,沒有罪業福報了。什麼緣故,眾生卻在六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惡鬼道、地獄)中,生生死死,不斷的輪迴呢?
答曰。眾生迷妄。於無心中而妄生心。造作種種業。妄執為有。足可致使輪迴六 趣生死不斷。譬有人於暗中見杌為鬼見繩為蛇便生恐怖。 眾生妄執亦復如是。於無心中妄執有心造種種業。而實無不輪迴六趣。如是眾生若遇大善知識教令坐禪覺悟無心。一切業障盡皆銷滅生死即斷。 譬如暗中日光一照而暗皆盡。若悟無心。一切罪滅亦復如是。
註: 【坐禪】
(術語)坐而修禪也。禪者梵語禪那Dhyana之略,譯曰思惟、靜慮,以息慮凝心究明心性之術也。達磨來,此道始盛於支那。天台出,此法方見,與教相應。而以此為唯一之法,規矩最備者,無過於禪宗。增一阿含經十二曰:「坐禪思惟,莫有懈怠。」大阿彌陀經上曰:「念經者,思道者;坐禪者,經行者。」天台之四種三昧中,其常坐三昧,即坐禪也。止觀二曰:「居一靜室或空閑地,離諸喧鬧,安一繩床,傍無餘座。九十日為一期,結跏正坐,頂脊端直,不動不搖,不委不倚,以坐自誓。脅不[(扣-口)*主]床,況復屍臥,遊戲住立。」
和尚回答說。眾生都是被六根與六塵、六識,緣合而成的虛妄假相,所迷惑。在無心中,執取六根與六塵、六識,緣合而成的虛妄假相,以為是心,而生起妄心,造作種種業行。把這種種業,虛妄的執著為實有。這就足可導致,眾生在六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惡鬼道、地獄)中,生生死死 ,不斷的輪迴了。譬如有人在黑暗中,見木頭人,誤以為是鬼。看見繩子,誤以 為是蛇。便生起,恐懼害怕的心念。 眾生在無心中,執取六根與六塵、六識,緣合而成的虛妄假相,以為是心。 而生起妄心。也就像上面,所舉的例子一樣。於無心中,虛妄不實的,執取有個妄心,而造作種種業。像這樣的眾生,實際上,沒有一個,不在六道 (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惡鬼道、地獄)中輪迴的。這些眾生,若能遇到大善知識教導。使他們學習坐禪(坐而修禪也以息慮凝心究明心性)若是覺悟了知,實際無心。那麼一切業障,盡都銷滅。立即了斷在六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惡鬼道、地獄)中,的生死輪迴。 譬如在黑暗中,只要日光一照,那麼所有黑暗,都將完全消褪無餘。若是了悟無心,一切罪業的銷滅,也就像日光,驅走黑暗,一樣的快速。
~~待續~~
2013/11/16
菩提達摩製~無心論~白話說明(中)
問曰。弟子愚昧心猶未了審。一切處六根所用者應答曰語種種施為煩惱菩提生死涅槃定無心否。
弟子問道。弟子愚鈍蒙昧心裡仍然未能確切的了知無心的法義。在一切處眾生六根所起的作用如應對進退回答言語種種措施行為舉止煩惱菩提生死涅槃等等確定都是無心嗎?
答曰。定是無心。只為眾生妄執有心即有一切煩惱生死菩提涅槃。若覺無心即無一切煩惱生死涅槃。是故如來為有心者說有生死。菩提對煩惱得名。涅槃者對生死得名。此皆對治之法。若無心可得。即煩惱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槃亦不可得。
註:【涅槃】【菩提】【生死】【煩惱】
【涅槃】
(術語)Nirva%na,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舊譯諸師,譯為滅,滅度,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新譯曰波利暱縛喃Parinirva%n!a。譯為圓寂。滅者,滅生死因果之義也。滅度者,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滅即度也。寂滅者,寂有無為空寂安穩之義,滅者生死之大患滅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無為者,無惑業因緣之造作也。安樂者,安穩快樂也。解脫者,離眾果也。此中單譯滅為正翻。他皆為義翻。肇師之涅槃無明論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後異出。蓋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中略)秦言無為,亦名度。無為者,取於虛無寂寞妙滅絕於有為。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涅槃玄義上曰:「既可得翻,且舉十家:一竺道生,時人呼為涅槃聖,翻為滅。二莊嚴大斌,翻為寂滅。三白馬愛,翻為秘藏。四長干影,翻為安樂。五定林柔,翻為無累解脫。六大宗昌,翻為解脫。七梁武,翻為不生。八肇論,云無為亦云滅度。九會稽基,偏用無為一義。十開善光宅,同用滅度。」大乘義章十八曰:「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涅槃經四曰:「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圓覺經曰:「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賢首心經略疏曰:「涅槃,此云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俱舍論二十四曰:「通達言唯自見道,是證圓寂初加行故。」唯識述記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暱縛喃。波利者,圓也。暱縛喃,言寂。即是圓滿體寂滅義。舊云涅槃,音訛略也。今或順古亦云涅槃。」華嚴大疏五十二曰:「譯名涅槃,正名為滅。取其義類,乃有多方。總以義翻稱為圓寂。以義充法界,德備塵沙曰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
【菩提】
(術語)Bodhi,舊譯為道,新譯為覺。道者通義,覺者覺悟之義。然所通所覺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斷煩惱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為之諸法,斷所知障而知諸法之一切種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於此二者,故謂之大菩提。智度論四曰:「菩提名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無上智慧。」注維摩經曰:「肇曰: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無言以譯之。菩提者,蓋是正覺無相之真智乎。」止觀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稱道。」大乘義章十八曰:「菩提胡語,此翻名道。果德圓通,名之為道。」安樂集上曰:「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唯識述記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為覺。覺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生死】
(術語)一切眾生惑業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嚴經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秘藏寶鑰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終。」僧伽吒經四曰:「佛言:善男子!識滅名死,福德因緣識起名生。」成實論七曰:「現在世中初得諸陰名生,亦說五陰退沒名生。」
【煩惱】
(術語)梵語吉隸舍Kles/a,貪欲瞋恚愚痴等諸惑,煩心惱身,謂為煩惱。智度論七曰:「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同二十七曰:「煩惱名,略說則三毒,廣說則三界九十八使,是名煩惱。」註維摩經二曰:「肇曰:七使九結惱亂眾生,故名為煩惱。」止觀八曰:「煩惱是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又與心作煩,令心得惱,即是見思利鈍。」大乘義章五曰:「勞亂之義,名曰煩惱。」唯識述記一本曰:「煩是擾義,惱是亂義,擾亂有情故名煩惱。」梵語雜名曰:「煩惱,吉隸舍。」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和尚回答說。確定都是無心。只是因為眾生迷妄的執著有一個心才有一切的煩惱(煩惱是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又與心作煩,令心得惱,即是見思利鈍。)生死(識滅名死,福德因緣識起名生)菩提(覺)涅槃(譯為滅,滅度,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等)等種種妄相生起。若是覺悟了知無心,一切的煩惱生死涅槃種種妄相,立即就消失了。因為這緣故,如來為執著有心的眾生說有生死。菩提(覺)是相對於煩惱而得名。涅槃者是相對於生死而得名。這些種種名相,都是對治的方法。若是無心可得。即是煩惱菩提(覺)也是不可得。甚至是生死涅槃也是不可得。
問曰。菩提涅槃既不可得。過去諸佛皆得菩提。此謂可乎。
弟子問道。菩提涅槃既然都不可得。那為什麼說過去諸佛都證得菩提(覺)。這樣的說法可以嗎?
答曰。但以世諦文字之言得。於真諦實無可得。故維摩經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又金剛經云。無有少法可得。諸佛如來但以不可得而得。
註:【真諦】【俗諦】
【真諦】
二諦之一,又名勝義諦、第一義諦,即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亦即內證的離言法性。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離諸虛妄,故云真,其理永恒不變,故云諦。
【俗諦】
(術語)對於真諦而有俗諦之稱。又云世諦。俗者俗事也,又世俗之人也。一切因緣生之事相,對於真理而云俗,又世俗之人所知,故云俗。諦者,真實之道理也。即俗事上之道理,謂之俗諦。又世俗之人所知之道理謂之俗諦。大乘義章一曰:「俗謂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俗諦。」
和尚回答說。這是用世俗眾生的語言文字來表達,說是得菩提涅槃。但是以第一義諦,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內證的離語言文字的法性上來講,是無可得的。所以維摩經上說。菩提者不可以色身肉體得,不可以用心識思慮得。又在金剛經上也有說。沒有一丁點法是可以得到的。諸佛如來只是以了知所有一切法不可得而為得。你應當知道。如果有心那麼所有一切都有。如果無心。那麼所有一切法都空無。都不可得。
問曰。和尚既云於一切處盡皆無心。木石亦無心。豈不同於木石乎。
弟子問道。和尚既然說遍一切處盡都是無心。木頭石頭這些無情物也都無心。這麼說來有情眾生豈不都跟木頭石頭這些無情物一樣了。
答曰。而我無心心不同木石。何以故。譬如天鼓。雖復無心自然出種種妙法教化眾生。又如如意珠。雖復無心自然能作種種變現。而我無心亦復如是。雖復無心善能覺了諸法實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應用無妨。故寶積經云。以無心意而現行。豈同木石乎。夫無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無心也。
註:【天鼓】【如意珠】【實相】【般若】【三身】【三身三德】
【天鼓】
(物名)忉利天之善法堂,有鼓,不擊而自發妙音者。唐華嚴經十五曰:「忉利天中有天鼓,從天業報而生得。知諸天眾放逸時,空中自然出此音。一切五欲悉無常,如水聚沫性虛偽。諸有如夢如陽焰,亦如浮雲水中月。(中略)三十三天聞此音,悉共昇善法堂。帝釋為說微妙法,咸令順寂除貪愛。」法華經序品曰:「天雨曼陀華,天鼓自然鳴。」【又】佛之異名。嘉祥法華義疏一曰:「外國名佛以為天鼓。賊欲來時天鼓則鳴,賊欲去時天鼓亦鳴。天鼓鳴時諸天心勇,天鼓鳴時修羅懼怖。眾生煩惱應來,佛則為說法。眾生煩惱應去,佛則為說法。佛說法時弟子心勇,佛說法時諸魔懼怖。天鼓無心能為四事,如來雖說亦復無心,是故名佛以為天鼓也。」
【如意珠】
(物名)Cinta%man!i,從寶珠出種種所求如意,故名如意。出自龍王或摩竭魚之腦中。或為佛舍利所變成。智度論十曰:「如意珠,生自佛舍利,若法沒盡時,諸舍利皆變為如意珠,譬如過千歲冰化為頗梨珠。」同三十五曰:「如菩薩先為國王太子,見閻浮提人貧窮,欲求如意珠,至龍王宮。(中略)龍即與珠,是如意珠能雨一由旬。」同五十九曰:「有人言:此寶珠從龍王腦中出,人得此珠毒不能害,入火不能燒,有如是等功德。有人言:是帝釋所執金剛,用與阿修羅戰時碎落閻浮提。有人言:諸過去久遠佛舍利,法既滅盡,舍利變成此珠,以益眾生。有人言:眾生福德因緣故,自然有此珠。譬如罪因緣故,地獄中自然有治罪之器。此寶名如意,無有定色,清徹輕妙,四天下物皆悉照現。是寶常能出一切寶物,衣服飲食隨意所欲盡能與之。」雜寶藏經六曰:「佛言:此珠摩竭大魚腦中出,魚身長二十八萬里,此珠名曰金剛堅也。」觀佛三昧經一曰:「金翅鳥肉心為如意珠。」往生論註下曰:「諸佛入涅槃時,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眾生,眾生福盡,此舍利變為摩尼如意寶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龍王以為首飾。若轉輪聖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於閻浮提作大饒益。」
【實相】
(術語)實者,非虛妄之義,相者無相也。是指稱萬有本體之語。曰法性,曰真如,曰實相,其體同一也。就其為萬法體性之義言之,則為法性;就其體真實常住之義言之,則為真如;就此真實常住為萬法實相之義言之,則為實相。其他所謂一實,一如,一相,無相,法身,法證,法位,涅槃,無為,真諦,真性,真空,實性,實諦,實際,皆是實相之異名。又依名隨德用之三諦言之,則空諦為真如,假諦為實相,中諦為法界。法華說實相,華嚴說法界,解深密說真如或無為,般若說般若佛母,楞伽說如來藏,涅槃說佛性,阿含說涅槃。在華嚴之始教天台之通教已下者,不變之空真如為實相,在華嚴之終教已上,天台之別教已上者,不變隨緣之二相為實相。華嚴以隨緣之萬法為實相,天台真言以性具之諸法為實相,小乘以我空之涅槃,大乘以我法二空之涅槃為實相。維摩經弟子品曰:「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同觀眾生品曰:「佛為實相法人。」涅槃經四十曰:「無相之相,名為實相。」妙玄二上曰:「實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遍今也。」法華文句記四中曰:「言實相者,非虛故實。非相為相,故名實相。」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法性空者,即一切處無心是。若得一切處無心時,即無有一相可得。何以故?為自性空故無一相可得,無一相可得者,即是實相,實相者,即是如來妙色身相也。」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般若】
法界次第云: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達一切無閡,名為智慧。大論云:般若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輕薄。是故不能稱此生善,故不翻。此六度法,祖引經論以辨其相,共立五義。
一,對治。善戒經云:謂慳、惡、瞋、怠、亂、癡,是所破之蔽。二,相生。善戒經云:謂捨家,持戒,遇辱須忍,忍已精進,精進已調五根,根調故知法界。又解深密經云:能為後後引發故,謂諸佛菩薩。若於身財無所顧吝,便能受持清淨禁戒。為護戒故,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發精進;發精進已,能辦靜慮;辦靜慮已,便能獲得出世間慧。是故我說波羅蜜多如是次第。三,果報。善戒經云:富具色力壽安辯。又餘經云:施報富,戒報善道,忍報端正,進報神通,禪報生天,智破煩惱。無著論云:有二種果,謂未來、現在。未來果者,檀得大福;尸羅得自身具足,謂釋梵等;羼提得大伴助大眷屬;毗黎耶得果報等不斷絕;禪得生身不損壞;般若得諸根猛利,及多諸悅樂,於天人大眾中得自在等。現在果者,得一切信敬供養,及現法涅槃等。四,互攝者。彌勒頌云: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是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此檀攝六度也。又菩提資糧論云:既為菩薩母,亦為諸佛母,般若波羅蜜,是覺初資糧(覺是菩提,六度是菩提資糧,般若為初耳)。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方便願智力,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此乃般若攝於六度,初後既爾,中四例知。
五,譬喻。華嚴云:菩薩摩訶薩,以般若波羅蜜為母,方便善巧為父,檀波羅蜜為乳母,尸羅波羅蜜為養母,忍波羅蜜為莊嚴具,勤波羅蜜為養育者,禪波羅蜜為浣濯人,善知識為教授師,一切菩提分為伴侶,一切善法為眷屬,一切菩薩為兄弟,菩提心為家,如理修行為家法,諸地為家處,諸忍為家族,大願為家教,滿足諸行為順家法,勸發大乘為紹家業,法水灌頂一生所繫菩薩為王太子,成就菩提為能淨家族。六分開者,六度通大小,十度唯在大。一往亦通藏通兩教,以權立三智故。言十度者,於禪中有願智力,故開願度。有神通智,開出力度,根本定,守禪度名。般若中有道種智,開出方便度;有一切種智,開出智度;一切智,守本般若名。什曰:窮智之原故稱度。梵音中有母義。FROM:【宋,普潤法雲《翻譯名義集》】
【三身】 三身有四種:
一、法報應之三身。
二、法應化之三身。
三、法報化之三身。
「法化等三身」
一、法化生身 由法性化現之化身佛也。
二、五分法身 戒定等之五分功德也。
三、實相法身 空性之諸法實相也。
「但空等三身」
一、但空法身 小乘之法身也。
二、即假法身 大乘別教之法身也。
三、即中法身 大乘圓教之法身也。
三身者:
一、自性身 謂諸如來真淨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二、受用身,此有二種:
一、自受用 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及極圓淨常遍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恒自受用廣大法樂。
二、他受用 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居純淨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
合此二種,名受用身。
三、變化身 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淨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名獲得諸利樂事。
「三種常住」謂三種常住者:
一、自性常 自性身謂之自性常,其性無為,不生不滅。
二、不斷常 自他受用,謂之不斷常,有為智品,雖有生滅,無有間斷也。
三、相續常 變化身,謂之相續常,機緣不恒,稍有間斷,雖不恒會,機緣無盡,雖有間斷,化道無絕也
金光明經玄義云三身:身即聚積之義,謂聚積諸法而成身也。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報身,功德法聚名應身。
一、法身 謂始從初住,顯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覺極果,理聚方圓,是名法身。(理聚方圓者,妙覺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圓滿也。)
二、報身 謂始從初住,終至妙覺極果,智聚方圓,由智契理,報得此身,故云報身。
三、應身 謂始從初住,終至妙覺極果,功德法聚方圓,故能隨機應現,說種種法,度諸眾生,故名應身。
【三身三德】
(名數)三身者法報應。三德者法般解。二者配對,則法身即法身之德。報身為般若之德。應身為解脫之德。FROM:明,楊卓《佛學次第統編》】
和尚回答說。但是我所說的這個無心心是不同於木頭石頭等無情物的無心。什麼緣故呢?就好像忉利天之天鼓(忉利天之善法堂,有鼓,不擊而自發妙音者)。雖然無心但能不擊而自然出種種微妙不可思議法音教化眾生(如上注釋中所說明)。又如如意珠(有人言:眾生福德因緣故,自然有此珠 此寶名如意,無有定色,清徹輕妙,四天下物皆悉照現。是寶常能出一切寶物,衣服飲食隨意所欲盡能與之。)雖然也是無心但自然能作種種變現常能出一切寶物,衣服飲食隨意所欲盡能與之饒益一切眾生。而我我所說的這個無心也像天鼓或如意珠一樣。雖然無心但是卻能善巧方便隨順機宜的覺悟並徹底的了知一切法的實相(諸法空相)具足真實般若(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達一切無有障礙的功德智慧)能有法身、報身、應身三身及法身之德、般若之德、解脫之德三德,應用自在無礙。所以寶積經上有說。以無心意而顯現一切德行的。哪裡是相同於木頭石頭等等的無情物的無心呢?所謂無心(無虛妄相心)者即是真心(真如自性)啊。真如自性者即是無虛妄相心呀。
問曰。今於心中作若為修行。
弟子問道。那現在在心中要做什麼才是修行呢?
答曰。但於一切事上覺了。無心即是修行。更不別有修行。故知無心即一切。寂滅即無心也。
弟子於是忽然大悟。始知心外無物物外無心。舉止動用皆得自在。斷諸疑網更無罣礙。即起作禮。而銘無心乃為頌曰。
註:【寂滅】【疑網】
【寂滅】
(術語)寂滅為梵名涅槃Nirva%na之譯語,其體寂靜,離一切之相,故云寂滅。法華經序品曰:「或有菩薩見寂滅法。」維摩經佛國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滅。」註曰:「肇曰:去相故言寂滅。」同弟子品曰:「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無量壽經上曰:「超出世間,深樂寂滅。」智度論五十五曰:「滅三毒及諸戲論故名寂滅。」
【疑網】
(譬喻)疑惑交絡譬如網。法華經方便品曰:「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今皆墮疑網。」智度論二十七曰:「從諸佛聞法,斷諸疑網。」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和尚回答說。只要覺照一切事,徹底的了悟,諸法無心,即是修行。除此之外,也沒有另外一個,所謂的修行存在。所以應當知道,無心即是一切,寂然安靜,一切思想、念慮止息,一念不生的心(寂滅涅槃Nirva%na之譯語,其體寂靜,離一切之相),就是無心呀。
註:心外無物,物外無心。
這裡的心是指真心(真心即無心,自性,佛性,一實,一如,一相,無相,法身,法證,法位,涅槃,無為,真諦,真性,真空,實性,實諦,實際,實相等等之異名)。
真心無有形相、造作,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如如不動,圓融遍滿一切處,遇緣則顯。一切事物都是真心遇緣顯現的幻影,緣滅則空無,如果沒有真心的顯發,則不能見、聞、覺、知一切事物,所以說心外無物。
因為真心無有形相、造作,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如如不動,圓融遍滿一切處,我們無法得見。所以,只有當我們見、聞、覺、知各種事物,的時候,才能體會,這是真心的作用。也只有,從我們的見、聞、覺、知中,才能顯現,真心的存在,離開見聞覺知,我們實無法體會到,真心的存在。所以說物外無心。
這時弟子忽然大悟。當下才知道,心外無物,物外無心(說明如上註)。言行舉止,動轉應用,身心都得自在無礙。斷盡了所有一切疑惑,心中再也沒有罣慮、疑惑、障礙。
立即站起來,向和尚作禮。而為了銘記和尚所宣說,無心的法義,乃作了一首頌曰。
弟子問道。弟子愚鈍蒙昧心裡仍然未能確切的了知無心的法義。在一切處眾生六根所起的作用如應對進退回答言語種種措施行為舉止煩惱菩提生死涅槃等等確定都是無心嗎?
答曰。定是無心。只為眾生妄執有心即有一切煩惱生死菩提涅槃。若覺無心即無一切煩惱生死涅槃。是故如來為有心者說有生死。菩提對煩惱得名。涅槃者對生死得名。此皆對治之法。若無心可得。即煩惱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槃亦不可得。
註:【涅槃】【菩提】【生死】【煩惱】
【涅槃】
(術語)Nirva%na,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舊譯諸師,譯為滅,滅度,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新譯曰波利暱縛喃Parinirva%n!a。譯為圓寂。滅者,滅生死因果之義也。滅度者,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滅即度也。寂滅者,寂有無為空寂安穩之義,滅者生死之大患滅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無為者,無惑業因緣之造作也。安樂者,安穩快樂也。解脫者,離眾果也。此中單譯滅為正翻。他皆為義翻。肇師之涅槃無明論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後異出。蓋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中略)秦言無為,亦名度。無為者,取於虛無寂寞妙滅絕於有為。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涅槃玄義上曰:「既可得翻,且舉十家:一竺道生,時人呼為涅槃聖,翻為滅。二莊嚴大斌,翻為寂滅。三白馬愛,翻為秘藏。四長干影,翻為安樂。五定林柔,翻為無累解脫。六大宗昌,翻為解脫。七梁武,翻為不生。八肇論,云無為亦云滅度。九會稽基,偏用無為一義。十開善光宅,同用滅度。」大乘義章十八曰:「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涅槃經四曰:「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圓覺經曰:「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賢首心經略疏曰:「涅槃,此云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俱舍論二十四曰:「通達言唯自見道,是證圓寂初加行故。」唯識述記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暱縛喃。波利者,圓也。暱縛喃,言寂。即是圓滿體寂滅義。舊云涅槃,音訛略也。今或順古亦云涅槃。」華嚴大疏五十二曰:「譯名涅槃,正名為滅。取其義類,乃有多方。總以義翻稱為圓寂。以義充法界,德備塵沙曰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
【菩提】
(術語)Bodhi,舊譯為道,新譯為覺。道者通義,覺者覺悟之義。然所通所覺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斷煩惱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為之諸法,斷所知障而知諸法之一切種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於此二者,故謂之大菩提。智度論四曰:「菩提名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無上智慧。」注維摩經曰:「肇曰: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無言以譯之。菩提者,蓋是正覺無相之真智乎。」止觀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稱道。」大乘義章十八曰:「菩提胡語,此翻名道。果德圓通,名之為道。」安樂集上曰:「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唯識述記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為覺。覺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生死】
(術語)一切眾生惑業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嚴經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秘藏寶鑰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終。」僧伽吒經四曰:「佛言:善男子!識滅名死,福德因緣識起名生。」成實論七曰:「現在世中初得諸陰名生,亦說五陰退沒名生。」
【煩惱】
(術語)梵語吉隸舍Kles/a,貪欲瞋恚愚痴等諸惑,煩心惱身,謂為煩惱。智度論七曰:「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同二十七曰:「煩惱名,略說則三毒,廣說則三界九十八使,是名煩惱。」註維摩經二曰:「肇曰:七使九結惱亂眾生,故名為煩惱。」止觀八曰:「煩惱是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又與心作煩,令心得惱,即是見思利鈍。」大乘義章五曰:「勞亂之義,名曰煩惱。」唯識述記一本曰:「煩是擾義,惱是亂義,擾亂有情故名煩惱。」梵語雜名曰:「煩惱,吉隸舍。」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和尚回答說。確定都是無心。只是因為眾生迷妄的執著有一個心才有一切的煩惱(煩惱是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又與心作煩,令心得惱,即是見思利鈍。)生死(識滅名死,福德因緣識起名生)菩提(覺)涅槃(譯為滅,滅度,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等)等種種妄相生起。若是覺悟了知無心,一切的煩惱生死涅槃種種妄相,立即就消失了。因為這緣故,如來為執著有心的眾生說有生死。菩提(覺)是相對於煩惱而得名。涅槃者是相對於生死而得名。這些種種名相,都是對治的方法。若是無心可得。即是煩惱菩提(覺)也是不可得。甚至是生死涅槃也是不可得。
問曰。菩提涅槃既不可得。過去諸佛皆得菩提。此謂可乎。
弟子問道。菩提涅槃既然都不可得。那為什麼說過去諸佛都證得菩提(覺)。這樣的說法可以嗎?
答曰。但以世諦文字之言得。於真諦實無可得。故維摩經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又金剛經云。無有少法可得。諸佛如來但以不可得而得。
註:【真諦】【俗諦】
【真諦】
二諦之一,又名勝義諦、第一義諦,即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亦即內證的離言法性。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離諸虛妄,故云真,其理永恒不變,故云諦。
【俗諦】
(術語)對於真諦而有俗諦之稱。又云世諦。俗者俗事也,又世俗之人也。一切因緣生之事相,對於真理而云俗,又世俗之人所知,故云俗。諦者,真實之道理也。即俗事上之道理,謂之俗諦。又世俗之人所知之道理謂之俗諦。大乘義章一曰:「俗謂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俗諦。」
和尚回答說。這是用世俗眾生的語言文字來表達,說是得菩提涅槃。但是以第一義諦,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內證的離語言文字的法性上來講,是無可得的。所以維摩經上說。菩提者不可以色身肉體得,不可以用心識思慮得。又在金剛經上也有說。沒有一丁點法是可以得到的。諸佛如來只是以了知所有一切法不可得而為得。你應當知道。如果有心那麼所有一切都有。如果無心。那麼所有一切法都空無。都不可得。
問曰。和尚既云於一切處盡皆無心。木石亦無心。豈不同於木石乎。
弟子問道。和尚既然說遍一切處盡都是無心。木頭石頭這些無情物也都無心。這麼說來有情眾生豈不都跟木頭石頭這些無情物一樣了。
答曰。而我無心心不同木石。何以故。譬如天鼓。雖復無心自然出種種妙法教化眾生。又如如意珠。雖復無心自然能作種種變現。而我無心亦復如是。雖復無心善能覺了諸法實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應用無妨。故寶積經云。以無心意而現行。豈同木石乎。夫無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無心也。
註:【天鼓】【如意珠】【實相】【般若】【三身】【三身三德】
【天鼓】
(物名)忉利天之善法堂,有鼓,不擊而自發妙音者。唐華嚴經十五曰:「忉利天中有天鼓,從天業報而生得。知諸天眾放逸時,空中自然出此音。一切五欲悉無常,如水聚沫性虛偽。諸有如夢如陽焰,亦如浮雲水中月。(中略)三十三天聞此音,悉共昇善法堂。帝釋為說微妙法,咸令順寂除貪愛。」法華經序品曰:「天雨曼陀華,天鼓自然鳴。」【又】佛之異名。嘉祥法華義疏一曰:「外國名佛以為天鼓。賊欲來時天鼓則鳴,賊欲去時天鼓亦鳴。天鼓鳴時諸天心勇,天鼓鳴時修羅懼怖。眾生煩惱應來,佛則為說法。眾生煩惱應去,佛則為說法。佛說法時弟子心勇,佛說法時諸魔懼怖。天鼓無心能為四事,如來雖說亦復無心,是故名佛以為天鼓也。」
【如意珠】
(物名)Cinta%man!i,從寶珠出種種所求如意,故名如意。出自龍王或摩竭魚之腦中。或為佛舍利所變成。智度論十曰:「如意珠,生自佛舍利,若法沒盡時,諸舍利皆變為如意珠,譬如過千歲冰化為頗梨珠。」同三十五曰:「如菩薩先為國王太子,見閻浮提人貧窮,欲求如意珠,至龍王宮。(中略)龍即與珠,是如意珠能雨一由旬。」同五十九曰:「有人言:此寶珠從龍王腦中出,人得此珠毒不能害,入火不能燒,有如是等功德。有人言:是帝釋所執金剛,用與阿修羅戰時碎落閻浮提。有人言:諸過去久遠佛舍利,法既滅盡,舍利變成此珠,以益眾生。有人言:眾生福德因緣故,自然有此珠。譬如罪因緣故,地獄中自然有治罪之器。此寶名如意,無有定色,清徹輕妙,四天下物皆悉照現。是寶常能出一切寶物,衣服飲食隨意所欲盡能與之。」雜寶藏經六曰:「佛言:此珠摩竭大魚腦中出,魚身長二十八萬里,此珠名曰金剛堅也。」觀佛三昧經一曰:「金翅鳥肉心為如意珠。」往生論註下曰:「諸佛入涅槃時,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眾生,眾生福盡,此舍利變為摩尼如意寶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龍王以為首飾。若轉輪聖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於閻浮提作大饒益。」
【實相】
(術語)實者,非虛妄之義,相者無相也。是指稱萬有本體之語。曰法性,曰真如,曰實相,其體同一也。就其為萬法體性之義言之,則為法性;就其體真實常住之義言之,則為真如;就此真實常住為萬法實相之義言之,則為實相。其他所謂一實,一如,一相,無相,法身,法證,法位,涅槃,無為,真諦,真性,真空,實性,實諦,實際,皆是實相之異名。又依名隨德用之三諦言之,則空諦為真如,假諦為實相,中諦為法界。法華說實相,華嚴說法界,解深密說真如或無為,般若說般若佛母,楞伽說如來藏,涅槃說佛性,阿含說涅槃。在華嚴之始教天台之通教已下者,不變之空真如為實相,在華嚴之終教已上,天台之別教已上者,不變隨緣之二相為實相。華嚴以隨緣之萬法為實相,天台真言以性具之諸法為實相,小乘以我空之涅槃,大乘以我法二空之涅槃為實相。維摩經弟子品曰:「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同觀眾生品曰:「佛為實相法人。」涅槃經四十曰:「無相之相,名為實相。」妙玄二上曰:「實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遍今也。」法華文句記四中曰:「言實相者,非虛故實。非相為相,故名實相。」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法性空者,即一切處無心是。若得一切處無心時,即無有一相可得。何以故?為自性空故無一相可得,無一相可得者,即是實相,實相者,即是如來妙色身相也。」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般若】
法界次第云: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達一切無閡,名為智慧。大論云:般若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輕薄。是故不能稱此生善,故不翻。此六度法,祖引經論以辨其相,共立五義。
一,對治。善戒經云:謂慳、惡、瞋、怠、亂、癡,是所破之蔽。二,相生。善戒經云:謂捨家,持戒,遇辱須忍,忍已精進,精進已調五根,根調故知法界。又解深密經云:能為後後引發故,謂諸佛菩薩。若於身財無所顧吝,便能受持清淨禁戒。為護戒故,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發精進;發精進已,能辦靜慮;辦靜慮已,便能獲得出世間慧。是故我說波羅蜜多如是次第。三,果報。善戒經云:富具色力壽安辯。又餘經云:施報富,戒報善道,忍報端正,進報神通,禪報生天,智破煩惱。無著論云:有二種果,謂未來、現在。未來果者,檀得大福;尸羅得自身具足,謂釋梵等;羼提得大伴助大眷屬;毗黎耶得果報等不斷絕;禪得生身不損壞;般若得諸根猛利,及多諸悅樂,於天人大眾中得自在等。現在果者,得一切信敬供養,及現法涅槃等。四,互攝者。彌勒頌云: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是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此檀攝六度也。又菩提資糧論云:既為菩薩母,亦為諸佛母,般若波羅蜜,是覺初資糧(覺是菩提,六度是菩提資糧,般若為初耳)。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方便願智力,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此乃般若攝於六度,初後既爾,中四例知。
五,譬喻。華嚴云:菩薩摩訶薩,以般若波羅蜜為母,方便善巧為父,檀波羅蜜為乳母,尸羅波羅蜜為養母,忍波羅蜜為莊嚴具,勤波羅蜜為養育者,禪波羅蜜為浣濯人,善知識為教授師,一切菩提分為伴侶,一切善法為眷屬,一切菩薩為兄弟,菩提心為家,如理修行為家法,諸地為家處,諸忍為家族,大願為家教,滿足諸行為順家法,勸發大乘為紹家業,法水灌頂一生所繫菩薩為王太子,成就菩提為能淨家族。六分開者,六度通大小,十度唯在大。一往亦通藏通兩教,以權立三智故。言十度者,於禪中有願智力,故開願度。有神通智,開出力度,根本定,守禪度名。般若中有道種智,開出方便度;有一切種智,開出智度;一切智,守本般若名。什曰:窮智之原故稱度。梵音中有母義。FROM:【宋,普潤法雲《翻譯名義集》】
【三身】 三身有四種:
一、法報應之三身。
二、法應化之三身。
三、法報化之三身。
「法化等三身」
一、法化生身 由法性化現之化身佛也。
二、五分法身 戒定等之五分功德也。
三、實相法身 空性之諸法實相也。
「但空等三身」
一、但空法身 小乘之法身也。
二、即假法身 大乘別教之法身也。
三、即中法身 大乘圓教之法身也。
三身者:
一、自性身 謂諸如來真淨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二、受用身,此有二種:
一、自受用 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及極圓淨常遍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恒自受用廣大法樂。
二、他受用 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居純淨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
合此二種,名受用身。
三、變化身 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淨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名獲得諸利樂事。
「三種常住」謂三種常住者:
一、自性常 自性身謂之自性常,其性無為,不生不滅。
二、不斷常 自他受用,謂之不斷常,有為智品,雖有生滅,無有間斷也。
三、相續常 變化身,謂之相續常,機緣不恒,稍有間斷,雖不恒會,機緣無盡,雖有間斷,化道無絕也
金光明經玄義云三身:身即聚積之義,謂聚積諸法而成身也。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報身,功德法聚名應身。
一、法身 謂始從初住,顯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覺極果,理聚方圓,是名法身。(理聚方圓者,妙覺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圓滿也。)
二、報身 謂始從初住,終至妙覺極果,智聚方圓,由智契理,報得此身,故云報身。
三、應身 謂始從初住,終至妙覺極果,功德法聚方圓,故能隨機應現,說種種法,度諸眾生,故名應身。
【三身三德】
(名數)三身者法報應。三德者法般解。二者配對,則法身即法身之德。報身為般若之德。應身為解脫之德。FROM:明,楊卓《佛學次第統編》】
和尚回答說。但是我所說的這個無心心是不同於木頭石頭等無情物的無心。什麼緣故呢?就好像忉利天之天鼓(忉利天之善法堂,有鼓,不擊而自發妙音者)。雖然無心但能不擊而自然出種種微妙不可思議法音教化眾生(如上注釋中所說明)。又如如意珠(有人言:眾生福德因緣故,自然有此珠 此寶名如意,無有定色,清徹輕妙,四天下物皆悉照現。是寶常能出一切寶物,衣服飲食隨意所欲盡能與之。)雖然也是無心但自然能作種種變現常能出一切寶物,衣服飲食隨意所欲盡能與之饒益一切眾生。而我我所說的這個無心也像天鼓或如意珠一樣。雖然無心但是卻能善巧方便隨順機宜的覺悟並徹底的了知一切法的實相(諸法空相)具足真實般若(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達一切無有障礙的功德智慧)能有法身、報身、應身三身及法身之德、般若之德、解脫之德三德,應用自在無礙。所以寶積經上有說。以無心意而顯現一切德行的。哪裡是相同於木頭石頭等等的無情物的無心呢?所謂無心(無虛妄相心)者即是真心(真如自性)啊。真如自性者即是無虛妄相心呀。
問曰。今於心中作若為修行。
弟子問道。那現在在心中要做什麼才是修行呢?
答曰。但於一切事上覺了。無心即是修行。更不別有修行。故知無心即一切。寂滅即無心也。
弟子於是忽然大悟。始知心外無物物外無心。舉止動用皆得自在。斷諸疑網更無罣礙。即起作禮。而銘無心乃為頌曰。
註:【寂滅】【疑網】
【寂滅】
(術語)寂滅為梵名涅槃Nirva%na之譯語,其體寂靜,離一切之相,故云寂滅。法華經序品曰:「或有菩薩見寂滅法。」維摩經佛國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滅。」註曰:「肇曰:去相故言寂滅。」同弟子品曰:「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無量壽經上曰:「超出世間,深樂寂滅。」智度論五十五曰:「滅三毒及諸戲論故名寂滅。」
【疑網】
(譬喻)疑惑交絡譬如網。法華經方便品曰:「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今皆墮疑網。」智度論二十七曰:「從諸佛聞法,斷諸疑網。」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和尚回答說。只要覺照一切事,徹底的了悟,諸法無心,即是修行。除此之外,也沒有另外一個,所謂的修行存在。所以應當知道,無心即是一切,寂然安靜,一切思想、念慮止息,一念不生的心(寂滅涅槃Nirva%na之譯語,其體寂靜,離一切之相),就是無心呀。
註:心外無物,物外無心。
這裡的心是指真心(真心即無心,自性,佛性,一實,一如,一相,無相,法身,法證,法位,涅槃,無為,真諦,真性,真空,實性,實諦,實際,實相等等之異名)。
真心無有形相、造作,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如如不動,圓融遍滿一切處,遇緣則顯。一切事物都是真心遇緣顯現的幻影,緣滅則空無,如果沒有真心的顯發,則不能見、聞、覺、知一切事物,所以說心外無物。
因為真心無有形相、造作,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如如不動,圓融遍滿一切處,我們無法得見。所以,只有當我們見、聞、覺、知各種事物,的時候,才能體會,這是真心的作用。也只有,從我們的見、聞、覺、知中,才能顯現,真心的存在,離開見聞覺知,我們實無法體會到,真心的存在。所以說物外無心。
這時弟子忽然大悟。當下才知道,心外無物,物外無心(說明如上註)。言行舉止,動轉應用,身心都得自在無礙。斷盡了所有一切疑惑,心中再也沒有罣慮、疑惑、障礙。
立即站起來,向和尚作禮。而為了銘記和尚所宣說,無心的法義,乃作了一首頌曰。
菩提達摩製~~無心論~~白話說明(下)
心神向寂 無色無形 覩之不見 聽之無聲
心神(真心)恆常寂然安靜,無有造作,沒有一切色質,沒有形相,要看,看不 見形色 , 要聽,聽不到聲響,
似暗非暗 如明不明 捨之不滅 取之無生
好像是黑暗,但不是黑暗,像是光明,卻不是光明,捨棄祂,祂不會消滅,要去抓取祂時,卻沒東西,可讓你抓取,
大即廓周法界 小即毛竭不停 煩惱混之不濁
廣大時,大至遍滿法界一切處, 微小時,連像毛端那麼微細的東西,都無法在上面停留,煩惱不能混亂污染祂,使祂渾濁,
涅槃澄之不清 真如本無分別 能辯有情無情
涅槃也無法,使祂變得更清明澄淨,真如自性,原本就無有分別, 怎能以言語文字,來辯解,祂是有情,或是無情呢?
收之一切不立 散之普遍含靈 妙神非知所測
收攝時一切都不能建立,散放時,遍一切處的事物,都含有祂,微妙不可思議神通,不是心意識所能量測,
正覓絕於修行 滅則不見其壞 生則不見其成
當你正想尋覓祂時,你已經斷絕了,修行的道路。真心寂滅時,你見不到祂,毀壞的相狀,真心生起時,你也見不到祂,生成的相狀。
大道寂號無相 萬像窈號無名 如斯運用自在 總是無心之精
大道寂然安靜,無有造作,號稱無相,萬像深邃悠遠、幽冥灰暗,不可思議,號稱無名,能夠如此的運用自在,都是無心,精明微妙的功用 。
和尚又告曰。諸般若中以無心般若而為最上故維摩經云。以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外道。又法鼓經。若知無心可得。法即不可得。罪福亦不可得。生死涅槃亦不可得。乃至一切盡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註:【外道】
【外道】
(術語)於佛教外立道者。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資持記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別行邪法。」天台淨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稱外道。」三論玄義上曰:「至妙虛通,目之為道。心遊道外,故名外道。」圓覺經集註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網經上曰:「天魔外道,相視如父母。」法華經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圓覺經曰:「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身心。」外道之種類不一。百論有「二天三仙」,四宗論及入大乘論有「四外道」,維摩經,涅槃經等有「六師」,唯識論有「十三外道」,瑜伽論有「十六外論師」,外道小乘涅槃論有「二十種」,大日經有「三十種」,涅槃經,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種」,華嚴經,智度論等有「九十六種」。以下逐項詳說之。
和尚又告訴弟子說。所有般若法中,以無心般若,是為最上法,所以維摩經上說,以無有心意識,無有受蘊、想蘊、行蘊,真空的心。而都能摧破、降伏外道(於佛教外立道者。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的人)。又法鼓經上說,若是了知無心可得,法即不可得,罪業、福業也是不可得。生死涅槃也是不可得,甚至一切,盡都不可得。連不可得這念頭,也是不可得(即是說心上沒有不可得這念頭,也不執著不可得這念頭)。
註:【如如】
【如如】
如如者,不變不異,真如之理也。謂由前正智,觀察名相,皆悉如幻,非有非無,名相本空,即真如理。理因智明,智因理發;以智如理,以理如智;是為如如也。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乃為頌曰。
於是為祂做了一首頌曰
昔日迷時為有心 爾時悟罷了無心 雖復無心能照用 照用常寂即如如
往日昏昧迷惑時,誤以為有個心,澈悟之後的當下,了知萬法無心,雖然無心能觀照萬象顯發其功用,卻是恆常寂然安靜,無有造作,這就是不生不滅,真如的義理啊。
重曰。
重複再頌曰
無心無照亦無用 無照無用即無為 此是如來真法界 不同菩薩為辟支
註:【無為】【法界】【菩薩】【辟支佛】【辟支佛乘】
【無為】
(術語)梵語Asam%skr!ta。為者造作之義,無因緣造作,曰無為,又無生住異滅四相之造作曰無為,即真理之異名也。此無為法有三種六種之別,三無為中之擇滅無為,六無為中之真如無為,是正為聖智所證之真理。曰涅槃,曰法性,曰實相,曰法界,皆無為之異名也。無量壽經上曰:「無為泥洹之道。」清信士度人經曰:「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肇論曰:「無為者,取乎虛無寂寞,妙絕於有為。」探玄記四曰:「緣所起法名曰有為,無性真理名曰無為。」華嚴大疏十六曰:「以有所作為,故名有為。有為是無常,無所作為,故名無為。無為即是常也。」大乘義章二曰:「釋有二:一對法外四相以釋,色心等法為彼法外四相所為,虛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無為。二對法體四相以釋,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終異後滅前後集起,評之曰為,虛空等三無彼為故,名曰無為。」
【法界】
(術語)梵名達磨[馬*太]都Dharmadha%tu,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實相。法界之義有多種,以二義釋之:一就事,一約理。就事而言:法者諸法也,界者分界也。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則法界者,法之一,一名為法界,總該萬有亦謂之一法界。是為嚴家所判四種法界中之事法界,台家約於俗諦釋十法界之時即此義也。菩薩瓔珞本業經上曰:「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起三界業果。」止觀五曰:「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濫,故言十法界。」同輔行曰:「言法界者,法即諸法,界謂界分,相不同故。」資持記上一之三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塵沙者喻其多。」行事鈔上之一曰:「法界塵沙。」【又】界者,邊際之義,法者極法之邊際之言,言廣大深遠無過於此之語。如言法界萬靈,周遍法界等也。止觀三曰:「出法界外何處更別有法?」同五曰:「當知法界外,更無復有法而為次第也。」四教儀集註半字談五曰:「窮事邊際云法界。」往生要集上曰:「周遍法界,拔苦眾生。」又曰:「佛光明照法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約理而言,法相華嚴之釋意,指真如之理性而謂之法界。或謂之真如法性,實相,實際。其體一也。界者因之義,依之而生諸聖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義,是為諸法所依之性故。又諸法同一性故名法界。唯識述記九末曰:「三乘妙法,所依相故,名為法界。」勝鬘經寶窟下末曰:「法界者,界即境界。即是因義,聖人四念處等,皆取此性作境故。」探玄記十八曰:「界有三義:一是因義,依生聖道故。攝論云:法界者一切淨法因故。又中邊論云:聖法因為義故,是故說法界。二是性義,謂是諸法所依性故,此經上文云法界法性,並亦然故也。三是分齊義,謂諸緣起相不雜故。」是四種法界中理法界之義也。嚴家台家更指一一之法,法爾圓融,具足一切諸法,謂之法界。大乘止觀曰:「法者法爾故,界者性別故,以此心體法爾具足一切法,故言法界。」四教儀集註半字談五曰:「性惡融通曰法界。」止觀五曰:「又此十法,一一當體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是四種法界中之事事無礙法界也。又支配於因果之理之法相範圍名為法界。佛為超脫此範圍者,故佛獨屹立於法界之外。菩薩瓔珞本業經上曰:「於一法界有三界報。一切有為法,若凡若聖,若見著,若因若果,不出法界,唯佛一人在法界外。」又十八界之一。意識所緣之境云法界,即六塵中之法塵也。此中總該有為無為之一切法以悉為意識之所緣也。行宗記二下曰:「法塵一界,兼通色心。」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菩薩】
(術語)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十四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法華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法華經嘉祥疏一曰:「菩提云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薩埵言眾生,為求果道故名道眾生也。」法華玄贊二曰:「菩提覺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佛地論二曰:「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淨名疏一曰:「菩提為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此人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安師云開士始士。又翻云大道心眾生。古本翻為高士。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天台戒經義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云大道心成眾生。」等不等觀雜錄一曰:「菩薩之薩字,說文無之。今有人改作[薩-產+夆],謂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寫作殺,更可駭也。考字典從薩,與古經不符。經中從廿從[防-方]從立從生,當是譯經時所撰,良有以也。」
【辟支佛】
(術語)辟支迦佛陀之略
【辟支佛乘】
(術語)三乘中之中乘也。謂開辟支佛覺悟之因行。法華經譬喻品曰:「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從佛世尊聞法信受者,最初之發心,必依佛與聲聞乘同,求自然慧樂獨善寂者,示獨覺之義,深知諸法因緣者,示緣覺之義,辟支佛具此二義)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無心,本身不會去觀照萬象,也不會去顯發祂的功用。不會去觀照萬象,也不會去顯發祂的功用,即是無為。無為,就是如來真實相(法界),這境界不同於菩薩(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成為辟支佛(從佛世尊聞法信受者,最初之發心,必依佛與聲聞乘同,求自然慧樂獨善寂者,示獨覺之義,深知諸法因緣者,示緣覺之義,辟支佛具此二義)時的境界。
所言無心者。即無妄相心也。
所說的無心心,即是無虛妄想相的心啊。
又問。何名為太上。
弟子又問道為何無心心、無妄想心又取名叫做太上?
答曰。太者大也。上者高也。窮高之妙理故云太上也。又太者通泰之位也。三界之天雖有延康之壽福盡。是故終輪迴六趣。未足為太。十住菩薩雖出離生死。而妙理未極。亦未為太。十住修心妄有入無。無其無有雙遣不妄中道。亦未為太。又忘中道三處都盡。位皆妙覺。菩薩雖遣三處。不能無其所妙。亦未為太。又忘其妙則佛道至極。則無所存。無存思則無思慮。兼妄心智永息。覺照俱盡。寂然無為。此名為太也。太是理極之義。上是無等色。故云太上。即之佛如來之別名也。
註:【十住】【出離】【中道】【妙覺】【佛】【如來】
【十住】(術語)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謂既得信後進而住於佛地之位也。﹝出楞嚴經﹞
謂菩薩約位進修,以妙覺為本,此覺由信而入,入則能住,故自發心住至灌頂住,通為十種也。
〔一、發心住〕,謂由前十信,相躡進修,作真方便,顯發十住之心,此心真精,發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於明耀中,遍互涉入,圓成一心之德。經云: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輝,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十用,即十信之用也。)
〔二、治地住〕,謂由前所發之心,淨如琉璃;所證之理,顯若精金。因此妙心,契於理地。經云:心中發明,如淨琉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梵語琉璃,華言青色寶。履,即治也,亦造入之義。)
〔三、修行住〕,修行者,起行造心也。謂前發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由明了故,遍修諸行,皆無留礙。經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十方者,四方四維上下也。)
〔四、生貴住〕,謂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將生佛家,為法王子。故曰生貴。經云: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中陰者,謂現身已謝,後身未生,於此之中,識未託胎之時也。)
〔五、方便具足住〕,謂由前妙行,既與佛同,則自行利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經云: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道胎者,謂道果之胎,以喻菩薩之入聖道也。覺胤者,覺即是佛,謂佛之胤嗣也。)
〔六、正心住〕,謂前行相,雖與佛同,心相有異,未名正心。至此,則心相不異,方名為正。經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謂前心行二相,既與佛同,則佛身、佛心,二種合成,日以滋益,漸漸增長,唯進無退。經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體微曰童,謂其體雖微,已具佛十身靈妙之真相矣。經云: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十身者,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九、法王子住〕,謂自發心至生貴,名入聖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長養聖胎;至此長養功成,名出聖胎。既出胎已,則為佛之真子,而繼紹佛種也。經云: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頂住〕,謂表菩薩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頂,猶如剎利、轉輪王之子受職,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頂也。經云: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剎利,梵語具云剎帝利,華言田主。)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出離】
瑜伽十一卷十四頁云:能超恚等諸過失故;名為出離。
二解 瑜伽七十卷十一頁云:由二因緣,名為出離。一、往善趣出離故。二、趣三菩提出離故。
三解 瑜伽八十三卷七頁云:言出離者:謂世間道,斷除眾苦,得出離故。
四解 瑜伽八十四卷五頁云:言出離者:出離三界一切苦故。
五解 大毗婆沙論三十二卷四頁云:問:聖道亦是出離之法。如品類足說:云何出離法?謂欲界善戒,及色無色界離生善定,并學無學擇滅無為。何故涅槃獨名出離?答:涅槃是出離,非有出離故。聖道是出離,亦是有出離。般涅槃時,出離彼故。復次涅槃是真出離法故。謂有漏法,有二種捨。一、斷捨。二、棄捨。無漏有為,雖無斷捨;而有棄捨。唯有擇滅,二捨俱無;名真出離。復次涅槃是究竟出離功德故。如契經說:以色出離欲,以無色出離色,以聖道出離無色,以涅槃出離一切有為法。FROM:【朱芾煌《法相辭典》】
【中道】
(術語)法相以唯識為中道,三論以八不為中道,天台以實相為中道,華嚴以法界為中道。中者,不二之義。絕待之稱,雙非雙照之目也。中論偈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妙覺】
(術語)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不可思議,曰妙覺。即佛果之無上正覺也。二乘止於自覺,無覺他之功。菩薩雖自覺覺他並行,而未圓滿,獨佛二覺圓滿,覺體不可思議也。四教儀四曰:「金剛後心,朗然大覺,妙智窮源,無明習盡,名真解脫。翛然無累,寂而常照,名妙覺地。」三藏法數二十六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可思議,故名妙覺性。」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佛】
(術語)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圖、浮頭、勃陀、勃[馬*太]、部陀、母陀、沒馱。譯言覺者,或智者。覺有覺察覺悟之二義,覺察煩惱,使不為害,如世人之覺知為賊者,故云覺察,是名一切智。覺知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夢之寤,謂之覺悟,是名一切種智。自覺復能覺他,自他之覺行窮滿,名為佛。自覺者,簡於凡夫,覺他者簡於二乘,覺行窮滿,簡異於菩薩。何則?以凡夫不能自覺,二乘雖自覺而無覺他之行,菩薩自覺覺他而覺行未為圓滿故也。又以知者既具足二智而覺知一切諸法,了了分明故也。南山戒本疏一曰:「佛,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馬*太]步他、浮圖、浮頭。蓋傳者之訛耳。此無其人,以義翻之為覺。」宗輪論述記曰:「佛陀梵音,此云覺者,隨舊略語,但稱曰佛。」佛地論一曰:「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醒,如蓮華開,故名佛。」智度論二曰:「佛陀秦言知者,有常無常等一切諸法,菩提樹下了了覺知,故名佛陀。」同七十曰:「佛名為覺,於一切無明睡眠中最初覺故,名為覺。」法華文句一曰:「西竺言佛陀,此言覺者、知者,對迷名知,對愚名覺。」大乘義章二十末曰:「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覺知,就斯立稱。覺有兩義:一覺察,名覺,如人覺賊。二覺悟,名覺,如人睡寤。覺察之覺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涅槃云:如人覺賊,賊無能為,佛亦如是。覺悟之覺對其知障,無明昏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窮滿,故名為佛。言其自覺簡異凡夫,云覺他者明異二乘,覺行窮滿彰異菩薩。」善見律四曰:「佛者名自覺亦能覺他,又言知,何謂為知?知諦故,故名為佛。」仁王經上曰:「一切眾生,斷三界煩惱果報盡者名為佛。」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如來】
(術語)梵語曰多陀阿伽陀Tatha%gata,譯言如來,佛十號之一。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之故,名為如來。是真身如來也。又乘真如之道來三界垂化之故,謂之如來。是應身如來也。又,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此釋通於二身。成實論一曰:「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轉法輪論曰:「如實而來,故名如來。(中略)涅槃名如,知解名來,正覺涅槃故名如來。」智度論二十四曰:「如實道來,故名為如來。」勝鬘寶窟上末曰:「如來者體如而來,故名如來。又如諸佛來,故名如來。問:體如而來,故名如來。此是應身,何有來義?真如法身。云何有來?答:如本隱今顯,亦得稱來。」大日經疏一曰:「如諸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今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行宗記上一之二曰:「真如平等,體離虛妄,故曰如實。乘履此法出現利生,故得此號。」秘藏記本曰:「如來謂成佛以後悲願力故垂化也,乘如而來故曰如來。」教行信證四曰:「真如即是一如,然者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報應化種種身也。」又梵云修伽陀(Sugata),譯言如去,又譯好去,是如實去生死之義也,故如來如去相對,則如去者向上自利,而如來者向下利他也,以此二名顯佛之無住涅槃。餘(參照:多陀阿伽陀)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和尚回答說:所謂太者也就是俗語說的廣大無有邊際,所謂上者,也就是,俗語說的至高無上。廣大無邊,至高無上,微妙不可思議,就稱為太上。又太者,也可以解釋為,通達契入,廣大無邊,至高無上,微妙不可思議,的境界中。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三層天中,雖然有綿長的康寧福壽可享用,但是天福享盡之後,終究還是會沉淪至六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惡鬼道地獄)生死輪迴之中,所以三界不能說是為太。在十住(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謂既得信後進而住於佛地之位也)位階中的菩薩,雖然已經出離生死輪迴,但是尚未通達窮盡,廣大無邊,至高無上,微妙不可思議理趣,也不能稱之為太。菩薩在十住(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謂既得信後進而住於佛地之位也)位中,修習鍛練心性,從有心進入無心階段,也空掉有、無的念頭,雖然有、無的念頭,通通空掉,但還是不能忘懷中道的義理,心中還有個「中道」的念頭存在,也不能稱之為太。即使菩薩有、無、中道,三處的念頭,都離盡了。道行位階,與妙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不可思議,曰妙覺)的果位等齊,但心裡,還不能空掉,他所證得的,微妙不可思議的道理。心中還存有,所謂的「微妙不可思議的道理」存在(即是有所得法之義),也還是不能稱之為太。若能空掉一切「法」,達於真實的空,心裡沒有一絲念頭存在,即窮盡佛道的極處。那麼心中就一絲不掛,不存在任何念頭想相。不存在任何虛妄的念頭、想相,就沒有思維、想相、憶念、罣慮。而且六塵(眼、耳、鼻、舌、身、意)所緣,殘留的影像,虛妄想相的心意識,也永遠止息寂靜了。所謂的有覺、有照,一切有為的造作,也都全部遣離盡淨。寂靜安然,念慮止息,沒有一絲毫有為的造作。這就名叫做太也。太是理法的終極處,上是無與倫比,無有邊際的色相,所以稱作太上。也就是佛((術語)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圖、浮頭、勃陀、勃[馬*太]、部陀、母陀、沒馱。譯言覺者,或智者。覺有覺察覺悟之二義,覺察煩惱,使不為害,如世人之覺知為賊者,故云覺察,是名一切智。)、如來(佛十號之一。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之故,名為如來。是真身如來也。又乘真如之道來三界垂化之故,謂之如來。是應身如來也。又,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的另外的一個名字呀。
無心論一卷
心神(真心)恆常寂然安靜,無有造作,沒有一切色質,沒有形相,要看,看不 見形色 , 要聽,聽不到聲響,
似暗非暗 如明不明 捨之不滅 取之無生
好像是黑暗,但不是黑暗,像是光明,卻不是光明,捨棄祂,祂不會消滅,要去抓取祂時,卻沒東西,可讓你抓取,
大即廓周法界 小即毛竭不停 煩惱混之不濁
廣大時,大至遍滿法界一切處, 微小時,連像毛端那麼微細的東西,都無法在上面停留,煩惱不能混亂污染祂,使祂渾濁,
涅槃澄之不清 真如本無分別 能辯有情無情
涅槃也無法,使祂變得更清明澄淨,真如自性,原本就無有分別, 怎能以言語文字,來辯解,祂是有情,或是無情呢?
收之一切不立 散之普遍含靈 妙神非知所測
收攝時一切都不能建立,散放時,遍一切處的事物,都含有祂,微妙不可思議神通,不是心意識所能量測,
正覓絕於修行 滅則不見其壞 生則不見其成
當你正想尋覓祂時,你已經斷絕了,修行的道路。真心寂滅時,你見不到祂,毀壞的相狀,真心生起時,你也見不到祂,生成的相狀。
大道寂號無相 萬像窈號無名 如斯運用自在 總是無心之精
大道寂然安靜,無有造作,號稱無相,萬像深邃悠遠、幽冥灰暗,不可思議,號稱無名,能夠如此的運用自在,都是無心,精明微妙的功用 。
和尚又告曰。諸般若中以無心般若而為最上故維摩經云。以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外道。又法鼓經。若知無心可得。法即不可得。罪福亦不可得。生死涅槃亦不可得。乃至一切盡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註:【外道】
【外道】
(術語)於佛教外立道者。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資持記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別行邪法。」天台淨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稱外道。」三論玄義上曰:「至妙虛通,目之為道。心遊道外,故名外道。」圓覺經集註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網經上曰:「天魔外道,相視如父母。」法華經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圓覺經曰:「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身心。」外道之種類不一。百論有「二天三仙」,四宗論及入大乘論有「四外道」,維摩經,涅槃經等有「六師」,唯識論有「十三外道」,瑜伽論有「十六外論師」,外道小乘涅槃論有「二十種」,大日經有「三十種」,涅槃經,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種」,華嚴經,智度論等有「九十六種」。以下逐項詳說之。
和尚又告訴弟子說。所有般若法中,以無心般若,是為最上法,所以維摩經上說,以無有心意識,無有受蘊、想蘊、行蘊,真空的心。而都能摧破、降伏外道(於佛教外立道者。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的人)。又法鼓經上說,若是了知無心可得,法即不可得,罪業、福業也是不可得。生死涅槃也是不可得,甚至一切,盡都不可得。連不可得這念頭,也是不可得(即是說心上沒有不可得這念頭,也不執著不可得這念頭)。
註:【如如】
【如如】
如如者,不變不異,真如之理也。謂由前正智,觀察名相,皆悉如幻,非有非無,名相本空,即真如理。理因智明,智因理發;以智如理,以理如智;是為如如也。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乃為頌曰。
於是為祂做了一首頌曰
昔日迷時為有心 爾時悟罷了無心 雖復無心能照用 照用常寂即如如
往日昏昧迷惑時,誤以為有個心,澈悟之後的當下,了知萬法無心,雖然無心能觀照萬象顯發其功用,卻是恆常寂然安靜,無有造作,這就是不生不滅,真如的義理啊。
重曰。
重複再頌曰
無心無照亦無用 無照無用即無為 此是如來真法界 不同菩薩為辟支
註:【無為】【法界】【菩薩】【辟支佛】【辟支佛乘】
【無為】
(術語)梵語Asam%skr!ta。為者造作之義,無因緣造作,曰無為,又無生住異滅四相之造作曰無為,即真理之異名也。此無為法有三種六種之別,三無為中之擇滅無為,六無為中之真如無為,是正為聖智所證之真理。曰涅槃,曰法性,曰實相,曰法界,皆無為之異名也。無量壽經上曰:「無為泥洹之道。」清信士度人經曰:「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肇論曰:「無為者,取乎虛無寂寞,妙絕於有為。」探玄記四曰:「緣所起法名曰有為,無性真理名曰無為。」華嚴大疏十六曰:「以有所作為,故名有為。有為是無常,無所作為,故名無為。無為即是常也。」大乘義章二曰:「釋有二:一對法外四相以釋,色心等法為彼法外四相所為,虛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無為。二對法體四相以釋,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終異後滅前後集起,評之曰為,虛空等三無彼為故,名曰無為。」
【法界】
(術語)梵名達磨[馬*太]都Dharmadha%tu,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實相。法界之義有多種,以二義釋之:一就事,一約理。就事而言:法者諸法也,界者分界也。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則法界者,法之一,一名為法界,總該萬有亦謂之一法界。是為嚴家所判四種法界中之事法界,台家約於俗諦釋十法界之時即此義也。菩薩瓔珞本業經上曰:「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起三界業果。」止觀五曰:「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濫,故言十法界。」同輔行曰:「言法界者,法即諸法,界謂界分,相不同故。」資持記上一之三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塵沙者喻其多。」行事鈔上之一曰:「法界塵沙。」【又】界者,邊際之義,法者極法之邊際之言,言廣大深遠無過於此之語。如言法界萬靈,周遍法界等也。止觀三曰:「出法界外何處更別有法?」同五曰:「當知法界外,更無復有法而為次第也。」四教儀集註半字談五曰:「窮事邊際云法界。」往生要集上曰:「周遍法界,拔苦眾生。」又曰:「佛光明照法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約理而言,法相華嚴之釋意,指真如之理性而謂之法界。或謂之真如法性,實相,實際。其體一也。界者因之義,依之而生諸聖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義,是為諸法所依之性故。又諸法同一性故名法界。唯識述記九末曰:「三乘妙法,所依相故,名為法界。」勝鬘經寶窟下末曰:「法界者,界即境界。即是因義,聖人四念處等,皆取此性作境故。」探玄記十八曰:「界有三義:一是因義,依生聖道故。攝論云:法界者一切淨法因故。又中邊論云:聖法因為義故,是故說法界。二是性義,謂是諸法所依性故,此經上文云法界法性,並亦然故也。三是分齊義,謂諸緣起相不雜故。」是四種法界中理法界之義也。嚴家台家更指一一之法,法爾圓融,具足一切諸法,謂之法界。大乘止觀曰:「法者法爾故,界者性別故,以此心體法爾具足一切法,故言法界。」四教儀集註半字談五曰:「性惡融通曰法界。」止觀五曰:「又此十法,一一當體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是四種法界中之事事無礙法界也。又支配於因果之理之法相範圍名為法界。佛為超脫此範圍者,故佛獨屹立於法界之外。菩薩瓔珞本業經上曰:「於一法界有三界報。一切有為法,若凡若聖,若見著,若因若果,不出法界,唯佛一人在法界外。」又十八界之一。意識所緣之境云法界,即六塵中之法塵也。此中總該有為無為之一切法以悉為意識之所緣也。行宗記二下曰:「法塵一界,兼通色心。」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菩薩】
(術語)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十四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法華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法華經嘉祥疏一曰:「菩提云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薩埵言眾生,為求果道故名道眾生也。」法華玄贊二曰:「菩提覺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佛地論二曰:「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淨名疏一曰:「菩提為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此人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安師云開士始士。又翻云大道心眾生。古本翻為高士。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天台戒經義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云大道心成眾生。」等不等觀雜錄一曰:「菩薩之薩字,說文無之。今有人改作[薩-產+夆],謂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寫作殺,更可駭也。考字典從薩,與古經不符。經中從廿從[防-方]從立從生,當是譯經時所撰,良有以也。」
【辟支佛】
(術語)辟支迦佛陀之略
【辟支佛乘】
(術語)三乘中之中乘也。謂開辟支佛覺悟之因行。法華經譬喻品曰:「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從佛世尊聞法信受者,最初之發心,必依佛與聲聞乘同,求自然慧樂獨善寂者,示獨覺之義,深知諸法因緣者,示緣覺之義,辟支佛具此二義)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無心,本身不會去觀照萬象,也不會去顯發祂的功用。不會去觀照萬象,也不會去顯發祂的功用,即是無為。無為,就是如來真實相(法界),這境界不同於菩薩(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成為辟支佛(從佛世尊聞法信受者,最初之發心,必依佛與聲聞乘同,求自然慧樂獨善寂者,示獨覺之義,深知諸法因緣者,示緣覺之義,辟支佛具此二義)時的境界。
所言無心者。即無妄相心也。
所說的無心心,即是無虛妄想相的心啊。
又問。何名為太上。
弟子又問道為何無心心、無妄想心又取名叫做太上?
答曰。太者大也。上者高也。窮高之妙理故云太上也。又太者通泰之位也。三界之天雖有延康之壽福盡。是故終輪迴六趣。未足為太。十住菩薩雖出離生死。而妙理未極。亦未為太。十住修心妄有入無。無其無有雙遣不妄中道。亦未為太。又忘中道三處都盡。位皆妙覺。菩薩雖遣三處。不能無其所妙。亦未為太。又忘其妙則佛道至極。則無所存。無存思則無思慮。兼妄心智永息。覺照俱盡。寂然無為。此名為太也。太是理極之義。上是無等色。故云太上。即之佛如來之別名也。
註:【十住】【出離】【中道】【妙覺】【佛】【如來】
【十住】(術語)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謂既得信後進而住於佛地之位也。﹝出楞嚴經﹞
謂菩薩約位進修,以妙覺為本,此覺由信而入,入則能住,故自發心住至灌頂住,通為十種也。
〔一、發心住〕,謂由前十信,相躡進修,作真方便,顯發十住之心,此心真精,發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於明耀中,遍互涉入,圓成一心之德。經云: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輝,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十用,即十信之用也。)
〔二、治地住〕,謂由前所發之心,淨如琉璃;所證之理,顯若精金。因此妙心,契於理地。經云:心中發明,如淨琉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梵語琉璃,華言青色寶。履,即治也,亦造入之義。)
〔三、修行住〕,修行者,起行造心也。謂前發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由明了故,遍修諸行,皆無留礙。經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十方者,四方四維上下也。)
〔四、生貴住〕,謂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將生佛家,為法王子。故曰生貴。經云: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中陰者,謂現身已謝,後身未生,於此之中,識未託胎之時也。)
〔五、方便具足住〕,謂由前妙行,既與佛同,則自行利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經云: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道胎者,謂道果之胎,以喻菩薩之入聖道也。覺胤者,覺即是佛,謂佛之胤嗣也。)
〔六、正心住〕,謂前行相,雖與佛同,心相有異,未名正心。至此,則心相不異,方名為正。經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謂前心行二相,既與佛同,則佛身、佛心,二種合成,日以滋益,漸漸增長,唯進無退。經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體微曰童,謂其體雖微,已具佛十身靈妙之真相矣。經云: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十身者,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九、法王子住〕,謂自發心至生貴,名入聖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長養聖胎;至此長養功成,名出聖胎。既出胎已,則為佛之真子,而繼紹佛種也。經云: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頂住〕,謂表菩薩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頂,猶如剎利、轉輪王之子受職,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頂也。經云: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剎利,梵語具云剎帝利,華言田主。)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出離】
瑜伽十一卷十四頁云:能超恚等諸過失故;名為出離。
二解 瑜伽七十卷十一頁云:由二因緣,名為出離。一、往善趣出離故。二、趣三菩提出離故。
三解 瑜伽八十三卷七頁云:言出離者:謂世間道,斷除眾苦,得出離故。
四解 瑜伽八十四卷五頁云:言出離者:出離三界一切苦故。
五解 大毗婆沙論三十二卷四頁云:問:聖道亦是出離之法。如品類足說:云何出離法?謂欲界善戒,及色無色界離生善定,并學無學擇滅無為。何故涅槃獨名出離?答:涅槃是出離,非有出離故。聖道是出離,亦是有出離。般涅槃時,出離彼故。復次涅槃是真出離法故。謂有漏法,有二種捨。一、斷捨。二、棄捨。無漏有為,雖無斷捨;而有棄捨。唯有擇滅,二捨俱無;名真出離。復次涅槃是究竟出離功德故。如契經說:以色出離欲,以無色出離色,以聖道出離無色,以涅槃出離一切有為法。FROM:【朱芾煌《法相辭典》】
【中道】
(術語)法相以唯識為中道,三論以八不為中道,天台以實相為中道,華嚴以法界為中道。中者,不二之義。絕待之稱,雙非雙照之目也。中論偈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妙覺】
(術語)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不可思議,曰妙覺。即佛果之無上正覺也。二乘止於自覺,無覺他之功。菩薩雖自覺覺他並行,而未圓滿,獨佛二覺圓滿,覺體不可思議也。四教儀四曰:「金剛後心,朗然大覺,妙智窮源,無明習盡,名真解脫。翛然無累,寂而常照,名妙覺地。」三藏法數二十六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可思議,故名妙覺性。」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佛】
(術語)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圖、浮頭、勃陀、勃[馬*太]、部陀、母陀、沒馱。譯言覺者,或智者。覺有覺察覺悟之二義,覺察煩惱,使不為害,如世人之覺知為賊者,故云覺察,是名一切智。覺知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夢之寤,謂之覺悟,是名一切種智。自覺復能覺他,自他之覺行窮滿,名為佛。自覺者,簡於凡夫,覺他者簡於二乘,覺行窮滿,簡異於菩薩。何則?以凡夫不能自覺,二乘雖自覺而無覺他之行,菩薩自覺覺他而覺行未為圓滿故也。又以知者既具足二智而覺知一切諸法,了了分明故也。南山戒本疏一曰:「佛,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馬*太]步他、浮圖、浮頭。蓋傳者之訛耳。此無其人,以義翻之為覺。」宗輪論述記曰:「佛陀梵音,此云覺者,隨舊略語,但稱曰佛。」佛地論一曰:「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醒,如蓮華開,故名佛。」智度論二曰:「佛陀秦言知者,有常無常等一切諸法,菩提樹下了了覺知,故名佛陀。」同七十曰:「佛名為覺,於一切無明睡眠中最初覺故,名為覺。」法華文句一曰:「西竺言佛陀,此言覺者、知者,對迷名知,對愚名覺。」大乘義章二十末曰:「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覺知,就斯立稱。覺有兩義:一覺察,名覺,如人覺賊。二覺悟,名覺,如人睡寤。覺察之覺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涅槃云:如人覺賊,賊無能為,佛亦如是。覺悟之覺對其知障,無明昏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窮滿,故名為佛。言其自覺簡異凡夫,云覺他者明異二乘,覺行窮滿彰異菩薩。」善見律四曰:「佛者名自覺亦能覺他,又言知,何謂為知?知諦故,故名為佛。」仁王經上曰:「一切眾生,斷三界煩惱果報盡者名為佛。」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如來】
(術語)梵語曰多陀阿伽陀Tatha%gata,譯言如來,佛十號之一。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之故,名為如來。是真身如來也。又乘真如之道來三界垂化之故,謂之如來。是應身如來也。又,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此釋通於二身。成實論一曰:「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轉法輪論曰:「如實而來,故名如來。(中略)涅槃名如,知解名來,正覺涅槃故名如來。」智度論二十四曰:「如實道來,故名為如來。」勝鬘寶窟上末曰:「如來者體如而來,故名如來。又如諸佛來,故名如來。問:體如而來,故名如來。此是應身,何有來義?真如法身。云何有來?答:如本隱今顯,亦得稱來。」大日經疏一曰:「如諸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今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行宗記上一之二曰:「真如平等,體離虛妄,故曰如實。乘履此法出現利生,故得此號。」秘藏記本曰:「如來謂成佛以後悲願力故垂化也,乘如而來故曰如來。」教行信證四曰:「真如即是一如,然者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報應化種種身也。」又梵云修伽陀(Sugata),譯言如去,又譯好去,是如實去生死之義也,故如來如去相對,則如去者向上自利,而如來者向下利他也,以此二名顯佛之無住涅槃。餘(參照:多陀阿伽陀)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和尚回答說:所謂太者也就是俗語說的廣大無有邊際,所謂上者,也就是,俗語說的至高無上。廣大無邊,至高無上,微妙不可思議,就稱為太上。又太者,也可以解釋為,通達契入,廣大無邊,至高無上,微妙不可思議,的境界中。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三層天中,雖然有綿長的康寧福壽可享用,但是天福享盡之後,終究還是會沉淪至六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惡鬼道地獄)生死輪迴之中,所以三界不能說是為太。在十住(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謂既得信後進而住於佛地之位也)位階中的菩薩,雖然已經出離生死輪迴,但是尚未通達窮盡,廣大無邊,至高無上,微妙不可思議理趣,也不能稱之為太。菩薩在十住(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謂既得信後進而住於佛地之位也)位中,修習鍛練心性,從有心進入無心階段,也空掉有、無的念頭,雖然有、無的念頭,通通空掉,但還是不能忘懷中道的義理,心中還有個「中道」的念頭存在,也不能稱之為太。即使菩薩有、無、中道,三處的念頭,都離盡了。道行位階,與妙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不可思議,曰妙覺)的果位等齊,但心裡,還不能空掉,他所證得的,微妙不可思議的道理。心中還存有,所謂的「微妙不可思議的道理」存在(即是有所得法之義),也還是不能稱之為太。若能空掉一切「法」,達於真實的空,心裡沒有一絲念頭存在,即窮盡佛道的極處。那麼心中就一絲不掛,不存在任何念頭想相。不存在任何虛妄的念頭、想相,就沒有思維、想相、憶念、罣慮。而且六塵(眼、耳、鼻、舌、身、意)所緣,殘留的影像,虛妄想相的心意識,也永遠止息寂靜了。所謂的有覺、有照,一切有為的造作,也都全部遣離盡淨。寂靜安然,念慮止息,沒有一絲毫有為的造作。這就名叫做太也。太是理法的終極處,上是無與倫比,無有邊際的色相,所以稱作太上。也就是佛((術語)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圖、浮頭、勃陀、勃[馬*太]、部陀、母陀、沒馱。譯言覺者,或智者。覺有覺察覺悟之二義,覺察煩惱,使不為害,如世人之覺知為賊者,故云覺察,是名一切智。)、如來(佛十號之一。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之故,名為如來。是真身如來也。又乘真如之道來三界垂化之故,謂之如來。是應身如來也。又,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的另外的一個名字呀。
無心論一卷
2013/11/15
淨名經云。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
淨名經云。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又云。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
淨 名經中有說道:佛說婬、怒、癡的性(體性),也就是解脫性(婬、怒、癡統稱無明,它的體性即是解脫性(佛性)),也就是說,婬、怒、癡是自性(佛性),顯現的虛妄相。自性(佛性)原本清淨自在,無縛無脫。以世間法來說,即是解脫相。佛又說,不必去斷婬、怒、癡,這些(無明)的虛妄相。但也不要被婬、怒、癡這些(無明)的虛妄相,所迷惑、牽引,隨之起舞。起心動念。造作一切業。而墮入生死輪迴之中。
(按:因為婬、怒、癡(無明),是八識中種子,遇緣顯現,的虛妄相,並非實際。緣滅婬、怒、癡也無。所以不需要去斷除,但可由專心一意,觀察自心的婬、怒、癡(無明),是如何的生起,與如何的滅去。你將會了知,婬、怒、癡(無明)是無端虛妄的生起。就像你糅眼睛時,你看見空中,生起花的影像一樣。這些空中花,在你揉眼睛時,無端生起。滅去了,也是沒有什麼原因,的滅去。婬、怒、癡(無明)的生起、滅去,也像空中花的生起、滅去一樣,沒有什麼原因。當這些婬、怒、癡(無明)虛妄的境相滅去。當下便可證得,自性(佛性)原本清淨自在,沒有被繫縛住。因為原本清淨自在,沒有被繫縛住。所以也就,不必再麻煩的去用什麼方法,來使它解脫。)
故云得之者隱。傍之者現。
所以說,執取婬、怒、癡(無明)相,為實有,而要去斷除者。或是被婬、怒、癡(無明),這些虛妄相,所覆蓋、迷惑、牽引,隨之起舞,起心動念,造作一切業的人。其自性是被婬、怒、癡這些虛妄相,所覆蓋著,而不顯現,自性原本清淨自在,無縛無脫,的本來面目。若能,不被這些無有原因,生生滅滅,的婬、怒、癡(無明)虛妄相,所覆蓋、迷惑、牽引,去造作一切業。而能靜心一意,的觀察自心婬、怒、癡,無有原因,虛妄的生起,與無有原因,虛妄的滅去。當這些婬、怒、癡(無明),的虛妄相,滅去的當下,反而能體現出,自性(佛性)原本的清淨自在,無縛無脫。
若於婬怒癡。情生味著。得其事者。則道隱。
若是對於婬、怒、癡(無明),這些虛妄相,於心中,生起貪愛執著,而隨之起舞,起心動念。造作一切業的人。那麼這個人,原本清淨自在,無縛無脫的自性。就被婬、怒、癡,這些虛妄相,所覆蓋著。不能顯現。
若傍善觀之。了其性者。則道現。
若是能善巧,專心一意的觀察,自心婬、怒、癡,無有原因,虛妄的生起,與無有原因,虛妄的滅去。當這些婬、怒、癡(無明)的影像,滅去的當下,反而能顯現出自性(無明),原本的清淨自在,無縛無脫。了知婬、怒、癡的性(體性),也就是原本清淨自在,無縛無脫,的自性(佛性)。這時,原本清淨自在,無縛無脫的自性(佛性),即顯現。
雖了而不著。故云亦不與俱。
雖然了,知婬、怒、癡的性(體性),也就是,原本清淨自在,無縛無脫,的自性(佛性)。但在自心上,又不執著,有一個所謂的,清淨自在,無縛無脫的自性(佛性)。所以說,行者必須不被婬、怒、癡,這些虛妄相,迷惑、牽引,而隨之起舞,起心動念,造作一切業。但在自心上,又能不執著,有一個所謂的,清淨自在,無縛無脫,的自性(佛性)。
(按:上句即是不一不異不即不離中道義--->空心義)
若非久行根熟菩薩。方能理事無礙。
若不是,經過長久修行,善根圓滿,機緣成熟的菩薩。才能夠在法理與事行,這兩方面,能互相融攝。沒有窒礙不通難行之處。
如先德偈云。久種善根深。逢塵塵不侵。不是塵不侵。自是我無心。
就好像,以往的高僧大德,有偈說道:經過長久精進修行,努力耕耘播種,善根深厚的人。當他遭逢,婬、怒、癡等六塵境界,現前時。看起來,好像是,這些婬、怒、癡等,六塵境界,虛妄假相,不能侵犯、擾亂、染著他。 其實不是,這些婬、怒、癡等,六塵境界,虛妄假相,不能侵犯、擾亂、染著他。而是那個人,對這些婬、怒、癡等,六塵境界,虛妄假相,沒有生起,貪愛、執取、攀緣、妄想、分別、執著的心罷了。信心銘有云:
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淨 名經中有說道:佛說婬、怒、癡的性(體性),也就是解脫性(婬、怒、癡統稱無明,它的體性即是解脫性(佛性)),也就是說,婬、怒、癡是自性(佛性),顯現的虛妄相。自性(佛性)原本清淨自在,無縛無脫。以世間法來說,即是解脫相。佛又說,不必去斷婬、怒、癡,這些(無明)的虛妄相。但也不要被婬、怒、癡這些(無明)的虛妄相,所迷惑、牽引,隨之起舞。起心動念。造作一切業。而墮入生死輪迴之中。
(按:因為婬、怒、癡(無明),是八識中種子,遇緣顯現,的虛妄相,並非實際。緣滅婬、怒、癡也無。所以不需要去斷除,但可由專心一意,觀察自心的婬、怒、癡(無明),是如何的生起,與如何的滅去。你將會了知,婬、怒、癡(無明)是無端虛妄的生起。就像你糅眼睛時,你看見空中,生起花的影像一樣。這些空中花,在你揉眼睛時,無端生起。滅去了,也是沒有什麼原因,的滅去。婬、怒、癡(無明)的生起、滅去,也像空中花的生起、滅去一樣,沒有什麼原因。當這些婬、怒、癡(無明)虛妄的境相滅去。當下便可證得,自性(佛性)原本清淨自在,沒有被繫縛住。因為原本清淨自在,沒有被繫縛住。所以也就,不必再麻煩的去用什麼方法,來使它解脫。)
故云得之者隱。傍之者現。
所以說,執取婬、怒、癡(無明)相,為實有,而要去斷除者。或是被婬、怒、癡(無明),這些虛妄相,所覆蓋、迷惑、牽引,隨之起舞,起心動念,造作一切業的人。其自性是被婬、怒、癡這些虛妄相,所覆蓋著,而不顯現,自性原本清淨自在,無縛無脫,的本來面目。若能,不被這些無有原因,生生滅滅,的婬、怒、癡(無明)虛妄相,所覆蓋、迷惑、牽引,去造作一切業。而能靜心一意,的觀察自心婬、怒、癡,無有原因,虛妄的生起,與無有原因,虛妄的滅去。當這些婬、怒、癡(無明),的虛妄相,滅去的當下,反而能體現出,自性(佛性)原本的清淨自在,無縛無脫。
若於婬怒癡。情生味著。得其事者。則道隱。
若是對於婬、怒、癡(無明),這些虛妄相,於心中,生起貪愛執著,而隨之起舞,起心動念。造作一切業的人。那麼這個人,原本清淨自在,無縛無脫的自性。就被婬、怒、癡,這些虛妄相,所覆蓋著。不能顯現。
若傍善觀之。了其性者。則道現。
若是能善巧,專心一意的觀察,自心婬、怒、癡,無有原因,虛妄的生起,與無有原因,虛妄的滅去。當這些婬、怒、癡(無明)的影像,滅去的當下,反而能顯現出自性(無明),原本的清淨自在,無縛無脫。了知婬、怒、癡的性(體性),也就是原本清淨自在,無縛無脫,的自性(佛性)。這時,原本清淨自在,無縛無脫的自性(佛性),即顯現。
雖了而不著。故云亦不與俱。
雖然了,知婬、怒、癡的性(體性),也就是,原本清淨自在,無縛無脫,的自性(佛性)。但在自心上,又不執著,有一個所謂的,清淨自在,無縛無脫的自性(佛性)。所以說,行者必須不被婬、怒、癡,這些虛妄相,迷惑、牽引,而隨之起舞,起心動念,造作一切業。但在自心上,又能不執著,有一個所謂的,清淨自在,無縛無脫,的自性(佛性)。
(按:上句即是不一不異不即不離中道義--->空心義)
若非久行根熟菩薩。方能理事無礙。
若不是,經過長久修行,善根圓滿,機緣成熟的菩薩。才能夠在法理與事行,這兩方面,能互相融攝。沒有窒礙不通難行之處。
如先德偈云。久種善根深。逢塵塵不侵。不是塵不侵。自是我無心。
就好像,以往的高僧大德,有偈說道:經過長久精進修行,努力耕耘播種,善根深厚的人。當他遭逢,婬、怒、癡等六塵境界,現前時。看起來,好像是,這些婬、怒、癡等,六塵境界,虛妄假相,不能侵犯、擾亂、染著他。 其實不是,這些婬、怒、癡等,六塵境界,虛妄假相,不能侵犯、擾亂、染著他。而是那個人,對這些婬、怒、癡等,六塵境界,虛妄假相,沒有生起,貪愛、執取、攀緣、妄想、分別、執著的心罷了。信心銘有云:
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2013/11/08
黃蘗斷際禪師=「宛凌錄」
宛凌錄黃蘗斷際禪師
裴相公問師曰:山中四五百人,幾人得和尚法?師云:得者莫測其數,何故?道在心悟,豈在言說?言說祇是化童蒙耳。
問:如何是佛?師云:即心是佛,無心是道;但無生心動念—有無長短、彼我能所等心,心本是佛,佛本是心,心如虛空;所以云佛真法身猶若虛空,不用別求,有求皆苦;設使恆沙劫行六度萬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何以故?為屬因緣造作故,因緣若盡,還歸無常。所以云: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但識自心,無我無人,本來是佛。
問:聖人無心即是佛,凡夫無心、莫沈空寂否?師云:法無凡聖,亦無沈寂;法本不有,莫作無見;法本不無,莫作有見;有之與無,盡是情見,猶如幻翳。所以云:見聞如幻翳,知覺乃眾生。祖師門中只論息機忘見,所以忘機則佛道隆,分別則魔軍熾。
問:心既本來是佛,還修六度萬行否?師云:悟在於心,非關六度萬行,六度萬行盡是化門接物度生邊事,設使菩提、真如、實際、解脫、法身,直至十地、四果聖位,盡是度門,非關佛心;心即是佛,所以一切諸度門中,佛心第一,但無生死煩惱等心,即不用菩提等法。所以道:佛說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從佛至祖,並不論別事,唯論一心,亦云一乘;所以十方諦求,更無餘乘;此眾無枝葉,唯有諸貞(疑同真)實;所以此意難信,達磨來此土,至梁魏二國,祇有可大師一人密信自心,言下便會即心是佛;身心俱無,是名大道;大道本來平等,所以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異,即性即心,心不異性,名之為祖。所以云: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
問:佛度眾生否?師云:實無眾生如來度者!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佛與眾生皆不可得。云:現有三十二相及度眾生,何得言無?師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佛與眾生,盡是汝作妄見,只為不識本心,謾作見解;纔作佛見,便被佛障;作眾生見,被眾生障;作凡作聖作淨作穢等見,盡成其障,障汝心故,總成輪轉,猶如獼猴放一捉一,無有歇期。一等是學,直須無學,無凡無聖、無淨無垢,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聽汝學得三乘十二分教一切見解,總須捨卻,所以除去所有,唯置一床寢疾而臥,祇是不起諸見,無一法可得,不被法障,透脫三界凡聖境域,始得名為出世佛。所以云:稽首如空無所依,出過外道;心既不異,法亦不異;心既無為,法亦無為;萬法盡由心變,所以我心空故,諸法空,千品萬類悉皆同,盡十方空界同一心體,心本不異,法亦不異,祇為汝見解不同,所以差別;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十方諸佛實無少法可得,名為阿耨菩提;祇是一心,實無異相亦無光彩,亦無勝負;無勝故無佛相,無負故無眾生相。云:心既無相,豈得全無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化度眾生耶?師云:三十二相屬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八十種好屬色,若以色見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問:佛性與眾生性,為同為別?師云:性無同異。若約三乘教,即說有佛性有眾生性,遂有三乘因果,即有同異。若約佛乘、及祖師相傳,即不說如是事,惟指一心:非同非異,非因非果。所以云:唯此一乘道,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問:無邊身菩薩,為什麼不見如來頂相?師云:實無可見,何以故?無邊身菩薩,便是如來,不應更見;祇教你不作佛見,不落佛邊;不作眾生見,不落眾生邊;不作有見,不落有邊;不作無見,不落無邊;不作凡見,不落凡邊;不作聖見,不落聖邊;但無諸見,即是無邊身;若有見處,即名外道;外道者樂於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所以云:彌勒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如即無生,如即無滅,如即無見,如即無聞。如來頂即是圓見,亦無圓見,故不落圓邊,所以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權以虛空為喻,圓同太虛,無欠無餘,等閑無事,莫彊辯他境,辯著便成識。所以云:圓成沈識海,流轉若飄蓬,祇道:我知也、學得也、契悟也、解脫也、有道理也;彊處即如意,弱處即不如意,似者箇見解,有什麼用處?我向汝道:等閒無事,莫謾用心,不用求真唯須息見;所以內見外見俱錯,佛道魔道俱惡;所以文殊暫起二見,貶向二鐵圍山;文殊即實智,普賢即權智,權實相對治,究竟亦無權實,唯是一心,心且不佛不眾生,無有異見;纔有佛見,便作眾生見;有見無見,常見斷見,便成二鐵圍山,被見障故。祖師直指一切眾生本心本體本來是佛,不假修成,不屬漸次,不是明暗,不是明故無明,不是暗故無暗;所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入我此宗門,切須在意,如此見得,名之為法;見法故,名之為佛。佛法俱無,名之為僧,喚作無為僧,亦名一體三寶。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應無所求;不著佛求,故無佛;不著法求,故無法;不著眾求,故無僧。
問:和尚見今說法,何得言無僧亦無法?師云:汝若見有法可說,即是以音聲求我;若見有我,即是處所;法亦無法,法即是心;所以祖師云:付此心法時,法法何曾法?無法無本心,始解心心法。實無一法可得,名坐道場;道場者祇是不起諸見,悟法本空,喚作空如來藏;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若得此中意,逍遙何所論!
問:本來無一物,無物便是否?師云:無亦不是;菩提無是處,亦無無知解。
問:何者是佛?師云: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異。故云:即心即佛。若離於心,別更無佛。云:若自心是佛,祖師西來如何傳授?師云:祖師西來,唯傳心佛,直指汝等心本來是佛,心心不異,故名為祖;若直下見此意,即頓超三乘一切諸位,本來是佛,不假修成。云:若如此,十方諸佛出世,說於何法?師云:十方諸佛出世,祇共說一心法,所以佛密付與摩訶大迦葉,此一心法體,盡虛空遍法界,名為諸佛理;論這箇法,豈是汝於言句上解得他?亦不是於一機一境上見得他!此意唯是默契得。這一門名為無為法門,若欲會得,但知無心,忽悟即得,若用心擬學取,即轉遠去;若無歧路心,一切取捨心,心如木石,始有學道分。云:如今現有種種妄念,何以言無?師云:妄本無體,即是汝心所起;汝若識心是佛,心本無妄,那得起心更認於妄;汝若不生心動念,自然無妄。所以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云:今正妄念起時,佛在何處?師云:汝今覺妄起時,覺正是佛;可中若無妄念,佛亦無。何故如此?為汝起心作佛見,便謂有佛可成;作眾生見,便謂有眾生可度;起心動念,總是汝見處;若無一切見,佛有何處所?如文殊纔起佛見,便貶向二鐵圍山。云:今正悟時,佛在何處?師云:問從何來?覺從何起?語默動靜一切聲色盡是佛事,何處覓佛?不可更頭上安頭、嘴上加嘴!但莫生異見,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總不出汝心,三千世界都來是汝箇自己,何處有許多般?心外無法,滿目青山、虛空世界,皎皎地無絲髮許,與汝作見解,所以一切聲色,是佛之慧目。法不孤起,仗境方生;為物之故,有其多智。終日說何曾說?終日聞何曾聞?所以釋迦四十九年說,未曾說著一字。云:若如此,何處是菩提?師云:菩提無是處,佛亦不得菩提,眾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云:如何發菩提心?師云:菩提無所得;你今但發無所得心,決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故云:我於然燈佛所,無有少法可得,佛即與我授記。明知一切眾生本是菩提,不應更得菩提,你今聞發菩提心,將謂一箇心學取佛去、唯擬作佛,任你三祇劫修,亦祇得箇報化佛,與你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故云: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
問:本既是佛,那得更有四生六道種種形貌不同?師云:諸佛體圓,更無增減;流入六道,處處皆圓;萬類之中,箇箇是佛;譬如一團水銀,分散諸處,顆顆皆圓;若不分時,祇是一塊;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種種形貌,喻如屋舍,捨驢屋入人屋,捨人身至天身,乃至聲聞緣覺菩薩佛屋,皆是汝取捨處,所以有別;本源之性,何得有別?
問:諸佛如何行大慈悲,為眾生說法?師云:佛慈悲者,無緣故,名大慈悲。慈者不見有佛可成,悲者不見有眾生可度。其所說法,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這箇法,若為道我從善知識言下領得、會也、悟也;這箇慈悲,若為汝起心動念學得他見解,不是自悟本心,究竟無益。
問:何者是精進?師云:身心不起,是名第一牢彊精進;纔起心向外求者,名為歌利王愛遊獵去;心不外遊,即是忍辱仙人;身心俱無,即是佛道。
問:若無心行此道,得否?師云:無心便是行此道,更說什麼得與不得?且如瞥起一念,便是境若無一念便是,境妄心自滅,無復可追尋。
問:如何是出三界?師云:善惡都莫思量,當處便出三界。如來出世,為破三有;若無一切心,三界亦非有;如一微塵破為百分,九十九分是無,一分是有,摩訶衍不能勝出;百分俱無,摩訶衍始能勝出。
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所以達磨從西天來,唯傳一心法,直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云何識自心?即如今言語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語、又不作用,心體如虛空相似,無有相貌、亦無方所、亦不一向是無,有而不可見故。祖師云: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為智;若不應緣之時,不可言其有無;正應之時,亦無蹤跡。既知如此,如今但向無中棲泊,即是行諸佛路。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眾生輪迴生死者,意緣走作,心於六道不停,致使受種種苦。淨名云: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禦其心,然後調伏。所以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故知一切諸法皆由心造,乃至人天地獄六道脩羅盡由心造。如今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瞋、無憎愛、無勝負,但除卻如、許多種妄想,性自本來清淨,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若不會此意,縱你廣學,勤苦修行,木食草衣,不識自心,皆名邪行,盡作天魔外道水陸諸神;如此修行,當復何益?誌公云:本體是自心作,那得文字中求。如今但識自心,息知思惟,妄想塵勞,自然不生。淨名云:唯置一床,寢疾而臥,心不起也;如人臥疾,攀緣都息,妄想歇滅,即是菩提;如今若心裏紛紛不定,任你學到三乘四果十地諸位,合殺祇向凡聖中坐,諸行盡歸無常,勢力皆有盡期,猶如箭射於空,力盡還墜,知歸生死輪迴;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虛受辛苦,豈非大錯!誌公云:未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如今但一切時中行住坐臥,但學無心,亦無分別,亦無依倚,亦無住著,終日任運騰騰,如癡人相似,世人盡不識你,你亦不用教人識不識,心如頑石頭,都無縫罅,一切法透汝心不入,兀然無著,如此始有少分相應;透得三界境過,名為佛出世;不漏心相,名為無漏智;不作人天業,不作地獄業,不起一切心,諸緣盡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不是一向不生,祇是隨意而生,經云:菩薩有意生身是也;忽若未會無心,著相而作者,皆屬魔業;乃至作淨土佛事,並皆成業,乃名佛障;障汝心故,被因果管束,去住無自由分;所以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來所說,皆是化人,猶如黃葉為金,權止小兒啼故,實無有法,名阿耨菩提;如今既會此意,何用區區?但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心裏明明,所以舊時見解總須捨卻。淨名云除去所有,法華云二十年中常令除糞,祇是除去心中作見解處;又云蠲除戲論之糞,所以如來藏本自空寂,並不停留一法;故經云:諸佛國土亦復皆空。若言佛道是修學而得,如此見解全無交涉,或作一機一境揚眉動目祇對相當,便道契會也、得證悟禪理也;忽逢一人不解,便道都無所知;對他若得道理,心中便歡喜;若被他折伏不如他,便即心懷惆悵,如此心意學禪,有何交涉?任汝會得少許道理,祇得箇心所法,禪道總沒交涉!所以達磨面壁,都不令人有見處。故云:忘機是佛道,分別是魔境。此性縱汝迷時亦不失,悟時亦不得;天真自性,本無迷悟;盡十方虛空界,元來是我一心體;縱汝動用造作,豈離虛空;虛空本來無大無小,無漏無為、無迷無悟,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絕纖毫的量,是無依倚、無粘綴,一道清流,是自性無生法忍,何有擬議?真佛無口,不解說法;真聽無耳,其誰聞乎?珍重!
師本是閩中人。幼於本州黃蘗山出家。額問隆起如珠。音辭朗潤。志竟沖澹。後遊天台,逢一僧如舊識,乃同行;屬澗水暴漲師倚杖而止,其僧率師同過。師云:請兄先過,其僧即浮笠於水上便過。師云:我卻共箇稍子作隊,悔不一棒打殺!
有僧辭歸宗。宗云:往甚處去?云:諸方學五味禪去。宗云:諸方有五味禪,我這裏祇是一昧禪。云:如何是一味禪?宗便打。僧云:會也會也。宗云:道道。僧擬開口,宗又打。其僧後到師處,師問甚麼處來?云:歸宗來。師云:歸宗有何言句。僧遂舉前話。師乃上堂舉此因緣云:馬大師出八十四人善知識,問著箇箇屙漉漉地,祇有歸宗較些子。
師在鹽官會裏,大中帝為沙彌。師於佛殿上禮佛。沙彌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長老禮拜,當何所求?師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常禮如是事。沙彌云:用禮何為?師便掌。沙彌云:太麤生。師云:這裏是什麼所在,說麤說細;隨後又掌,沙彌便走。
師行腳時到南泉。一日齋時,捧缽向南泉位上坐。南泉下來見,便問長老什麼年中行道?師云:威音王已前。南泉云:猶是王老師孫在。師便下去。師一日出次,南泉云:如許大身材,戴箇些子大笠。師云:三千大千世界總在裏許。南泉云:王老師(ㄕˋ,好口腹也)。師戴笠便行。
師一日在茶堂內坐。南泉下來,問:定慧等學,明見佛性,此理如何?師云:十二時中不依倚一物。泉云:莫便是長老見處麼?師云:不敢!泉云:漿水錢且置,草鞋錢教什麼人還?師便休。後溈山舉此因緣問仰山:莫是黃蘗搆他南泉不得麼?仰山云:不然!須知黃蘗有陷虎之機。溈山云:子見處得與麼長!
一日普請。泉問什麼處去?師云:擇菜去。泉云:將什麼擇?師豎起刀子。泉云:只解作賓,不解作主。師招三下。一日五人新到,同時相看,一人不禮拜,以手畫一圓相而立。師云:還知道好隻獵犬麼?云:尋羚羊氣來。師云:羚羊無氣,汝向什麼處尋?云:尋羚羊蹤來。師云:羚羊無蹤,汝向什麼處尋?云:尋羚羊跡來。師云:羚羊無跡汝向什麼處尋?云:與麼則死羚羊也。師便休。來日陞座退,問昨日尋羚羊僧出來,其僧便出。師云:老僧昨日後頭未有語在,作麼生?其僧無語。師云:將謂是本色衲僧,元來祇是義學沙門。
師曾散眾在洪州開元寺。裴相公一日入寺行次。見壁畫,乃問寺主:這畫是什麼?寺主云:畫高僧。相公云:形影在這裏,高僧在什麼處?寺主無對。相公云:此間莫有禪僧麼?寺主云:有一人。相公遂請師相見,乃舉前話問師。師召云:裴休!休應:諾!師云:在什麼處?相公於言下有省,乃再請師開堂。
上堂云:汝等諸人盡是哃酒糟漢,與麼行腳,笑殺他人,總似與麼容易,何處更有今日?汝還知大唐國裏無禪師麼?時有僧問:祇如諸方,見今出世,匡徒領眾,為什麼卻道無禪師?師云:不道無禪,祇道無師。後溈山舉此因緣問仰山云:意作麼生?仰山云:鵝王擇乳,素非鴨類。溈山云:此實難辨。
裴相一日托一尊佛於師前胡跪云:請師安名。師召云:裴休。休應:諾。師云:與汝安名竟。相公便禮拜。相公一日上詩一章。師接得便坐卻。乃問:會麼?相公云:不會。師云:與麼不會,猶較些子;若形紙墨,何有吾宗?詩曰:自從大士傳心印,額有圓珠七尺身,掛錫十年棲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濱,千徒龍象隨高步,萬里香花結勝因,願欲事師為弟子,不知將法付何人?師答曰:心如大海無邊際,口吐紅蓮養病身,雖有一雙無事手,不曾祇揖等閑人。
夫學道者,先須屏卻雜學諸緣,決定不求,決定不著;聞甚深法,恰似清風屆耳,瞥然而過,更不追尋,是為甚深。入如來禪,離生禪想。從上祖師唯傳一心,更無二法。指心是佛,頓超等妙二覺之表;決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門,如斯之法,汝取次人到這裏擬作麼生學?所以道:擬心時被擬心魔縛,非擬心時又被非擬心魔縛,非非擬心時又被非非擬心魔縛。魔非外來,出自你心,唯有無神通、菩薩,足跡不可尋;若以一切時中,心有常見,即是常見外道。若觀一切法空,作空見者,即是斷見外道。所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此猶是對外道邪見人說;若說法身以為極果,此對三賢十聖人言。故佛斷二愚:一者微細所知愚,二者極微細所知愚。佛既如是,更說什麼等妙二覺來?所以一切人但欲向明,不欲向闇;但欲求悟,不受煩惱無明;便道佛是覺,眾生是妄;若作如是見解,百劫千生輪迴六道,更無斷絕。何以故?為謗諸佛本源自性故。他分明向你道:佛且不明,眾生且不闇,法無明闇故;佛且不彊,眾生且不弱,法無彊弱故;佛且不智,眾生且不愚,法無愚智故。是你出頭,總道解禪,開著口便病發;不說本,祇說末;不說迷,祇說悟;不說體,祇說用;總無你話論處,他一切法且本不有,今亦不無;緣起不有,緣滅不無;本亦不有,本非本故;心亦不心,心非心故;相亦非相,相非相故;所以道:無法無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非法,非法即法,無法無非法,故是心心法。忽然瞥起一念,了知如幻如化,即流入過去佛;過去佛且不有,未來佛且不無,又且不喚作未來佛;現在念念不住,不喚作現在佛;佛若起時,即不擬他是覺是迷、是善是惡,輒不得執滯他、斷絕他;如一念瞥起,千重關鎖鎖不得,萬丈繩索索他不住。既若如是,爭合便擬滅他止他?分明向你道爾燄識,你作麼生擬斷他;喻如陽燄,你道近,十方世界求不可得;始道遠,看時祇在目前;你擬趁他,他又轉遠去;你始避他,他又來逐你;取又不得,捨又不得。既若如此,故知一切法性自爾,即不用愁他慮他。如言前念是凡,後念是聖,如手翻覆一般,此是三乘教之極也;據我禪宗中,前念且不是凡,後念且不是聖;前念不是佛,後念不是眾生;所以一切色是佛色,一切聲是佛聲;舉著一理,一切理皆然;見一事,見一切事;見一心,見一切心;見一道,見一切道,一切處無不是道;見一塵,十方世界山河大地皆然;見一滴水,即見十方世界一切性水;又見一切法,即見一切心;一切法本空,心即不無;不無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既若如是,十方世界,不出我之一心;一切微塵國土,不出我之一念;若然,說什麼內之與外,如蜜性甜,一切蜜皆然,不可道這箇蜜甜,餘底苦也,何處有與麼事?所以道:虛空無內外,法性自爾;虛空無中間,法性自爾;故眾生即佛,佛即眾生;眾生與佛,元同一體;生死涅槃,有為無為,元同一體;世間出世間,乃至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有性無性,亦同一體;言同者,名相亦空,有亦空、無亦空,盡恆沙世界,元是一空;既若如此,何處有佛度眾生?何處有眾生受佛度?何故如此?萬法之性自爾故。若作自然見,即落自然外道;若作無我、無我所見,墮在三賢十聖位中。你如今云何將一尺一寸,便擬量度虛空?他分明向汝道法法不相到,法自寂故,當處自住,當處自真;以身空故名法空,以心空故名性空,身心總空,故名法性空;乃至千途異說,皆不離你之本心。如今說菩提涅槃真如佛性二乘菩薩者,皆指葉為黃金、拳掌之說;若也展手之時,一切大眾若天若人,皆見掌中都無一物。所以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本既無物,三際本無所有;故學道人單刀直入,須見這箇意始得。故達磨大師從西天來至此土,經多少國土,祇覓得可大師一人,密傳心印,印你本心;以心印法,以法印心;心既如此,法亦如此,同真際,等法性。法性空中,誰是授記人?誰是成佛人?誰是得法人?他分明向你道:菩提者不可以身得,身無相故;不可以心得,心無相故;不可以性得,性即便是本源自性天真佛故;不可以佛更得佛,不可以無相更得無相,不可以空更得空,不可以道更得道;本無所得,無得亦不可得,所以道無一法可得;祇教你了取本心,當下了時,不得了相;無了無不了相,亦不可得;如此之法,得者即得,得者不自覺知,不得者亦不自覺知;如此之法,從上已來,有幾人得知?所以道:天下忘己者有幾人?如今於一機一境、一經一教、一世一時、一名一字、六根門前領得,與機關本人何別?忽有一人出來,不於一名一相上作解者,我說此人盡十方世界覓這箇人不可得,以無第二人故,繼於祖位,亦云釋種,無雜純一,故言王若成佛時,王子亦隨出家,此意大難知!祇教你莫覓、覓便失卻;如癡人山上叫一聲,響從谷出,便走下山趁;及尋覓不得,又叫一聲,山上響又應,亦走上山上趁;如是千生萬劫,祇是尋聲逐響人,虛生浪死漢!汝若無聲即無響,涅槃者;無聞無知無聲,絕跡絕蹤,若得如是,稍與祖師鄰房也。
問:如王庫藏內,都無如是刀。伏願誨示。師云:王庫藏者,即虛空性也,能攝十方虛空世界,皆總不出你心,亦謂之虛空藏菩薩。你若道是有是無、非有非無,總成羊角;羊角者,即你求覓者也。
問:王庫藏中有真刀否?師云:此亦是羊角。云:若王庫藏中本無真刀,何故云王子持王庫中真刀出至異國,何獨言無?師云:持刀出者,此喻如來使者。你若言王子持王庫中真刀出去者,庫中應空去也。本源虛空性,不可被異人將去,是什麼語設你有者,皆名羊角。
問:迦葉受佛心印得為傳語人否?師云:是。云:若是傳語人,應不離得羊角。師云:迦葉自領得本心,所以不是羊角。若以領得如來心,見如來意,見如來色相者,即屬如來使,為傳語人。所以阿難為侍者二十年,但見如來色相,所以被佛訶云:唯觀救世者,不能離得羊角。
問:文殊執劍於瞿曇前者如何?師云:五百菩薩得宿命智,見過去生業障;五百者即你五陰身是;以見此夙命障故,求佛求菩薩涅槃;所以文殊將智解劍,害此有見佛心故,故言你善害。云:何者是劍?師云:解心是劍。云:解心既是劍,斷此有見佛心,祇如能斷見心何能除得?師云:還將你無分別智,斷此有見分別心。云:如作有見,有求佛心,將無分別智劍斷,爭奈有智劍在何?師云:若無分別智,害有見無見,無分別智亦不可得。云:不可以智更斷智,不可以劍更斷劍。師云:劍自害劍,劍劍相害,即劍亦不可得;智自害智,智智相害,即智亦不可得;母子俱喪,亦復如是。
問:如何是見性?師云:性即是見,見即是性,不可以性更見性。聞即是性,不可以性更聞性,祇你作性見能聞能見性,便有一異法生。他分明道:所可見者,不可更見你。云何頭上更著頭?他分明道:如盤中散珠,大者大圓,小者小圓,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礙,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所以四生六道未有不如時。且眾生不見佛,佛不見眾生;四果不見四向,四向不見四果;三賢十聖不見等妙二覺,等妙二覺不見三賢十聖;乃至水不見火,火不見水;地不見風,風不見地;眾生不入法界,佛不出法界;所以法性無去來,無能所見。既如此,因什麼道我見我聞,於善知識處得契悟,善知識與我說法,諸佛出世與眾生說法。迦旃延祇為以生滅心傳實相法,被淨名呵責。分明道:一切法本來無縛,何用解他?本來不染,何用淨他?故云:寶相如是,豈可說乎?汝今祇成是非心、染淨心,得一知一解,遶天下行,見人便擬定當取:誰有心眼,誰彊誰弱;若也如此,天地懸殊,更說什麼見性?
問:既言性即見、見即性,祇如性自無障礙、無劑限,云何隔物即不見?又於虛空中,近即見、遠即不見者,如何?師云:此是你妄生異見;若言隔物不見,無物言見,便謂性有隔礙者,全無交涉;性且非見非不見,法亦非見非不見。若見性人,何處不是我之本性?所以六道四生、山河大地,總是我之性淨明體。故云見色便見心,色心不異故,祇為取相作見聞覺知。去卻前物始擬得見者,即墮二乘人中依通見解也。虛空中近則見,遠則不見,此是外道中收。分明道:非內亦非外,非近亦非遠。近而不可見者,萬物之性也;近尚不可見,更道遠而不可見,有什麼意旨?
問:學人不會,和尚如何指示?師云:我無一物,從來不曾將一物與人。你無始已來,祇為被人指示,覓契覓會,此可不是弟子與師俱陷王難?你但知一念不受,即是無受身;一念不想,即是無想身;決定不遷流造作,即是無行身;莫思量卜度分別,即是無識身;你如今纔別起一念,即入十二因緣;無明緣行亦因亦果,乃至老死亦因亦果;故善財童子一百一十處求善知識,祇向十二因緣中求;最後見彌勒,彌勒卻指見文殊;文殊者即汝本地無明。若心心別異向外求善知識者,一念纔生即滅,纔滅又生;所以汝等比丘,亦生亦老亦病亦死;酬因答果已來,即五聚之生滅;五聚者五陰也。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華果,即心便是靈智,亦云靈臺;若有所住著,即身為死屍,亦云守死屍鬼。
問:淨名默然,文殊讚歎云:是真入不二法門,如何?師云:不二法門,即你本心也;說與不說,即有起滅;無言說時,無所顯示,故文殊讚歎。云:淨名不說,聲有斷滅否?師云:語即默、默即語,語默不二,故云聲之實性亦無斷滅,文殊本聞亦無斷滅。所以如來常說,未曾有不說時;如來說即是法,法即是說,法說不二故。乃至報化二身、菩薩聲聞,山河大地、水鳥樹林,一時說法。所以語亦說、默亦說,終日說而未嘗說。既若如是,但以默為本。
問:聲聞人藏形於三界,不能藏於菩提者,如何?師云:形者質也。聲聞人但能斷三界見修,已離煩惱,不能藏於菩提,故還被魔王於菩提中捉得,於林中宴坐,還成微細見菩提心也。菩薩人已於三界菩提決定不捨不取;不取故,七大中覓他不得;不捨故,外魔亦覓他不得。汝但擬著一法,印子早成也;印著有,即六道四生文出;印著空,即無相文現;如今但知決定不印一切物,此印為虛空不一不二;空本不空,印本不有。十方虛空世界諸佛出世,如見電光一般。觀一切蠢動含靈,如響一般。見十方微塵國土,恰似海中一滴水相似。聞一切甚深法,如幻如化。心心不異,法法不異,乃至千經萬論,祇為你之一心;若能不取一切相。故言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
問: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如何?師云:仙人者即是你心。歌利王好求也,不守王位,謂之貪利。如今學人,不積功累德,見者便擬學,與歌利王何別?如見色時,壞卻仙人眼;聞聲時壞卻仙人耳,乃至覺知時,亦復如是;喚作節節支解。云:祇如仙人忍時,不合更有節節支解,不可一心忍,一心不忍也。師云:你作無生見、忍辱解、無求解,總是傷損。云:仙人被割時,還知痛否?又云:此中無受者,是誰受痛?師云:你既不痛,出頭來覓箇甚麼?
問:燃燈佛授記,為在五百歲中、五百歲外?師云:五百歲中不得授記。所言授記者,你本決定不忘,不失有為,不取菩提,但以了世非世,亦不出五百歲外別得授記,亦不於五百歲中得授記。云:了世三際相不可得已否?師云:無一法可得。云:何故言頻經五百世前後極時長?師云:五百世長遠,當知猶是仙人;故然燈授記時,實無少法可得。
問:教中云: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者,如何?師云:若以三無數劫修行,有所證得者,盡恆沙劫不得。若於一剎那中獲得法身,直了見性者猶是三乘教之極談也。何以故?以見法身可獲故,皆屬不了義教中收。
問:見法頓了者,見祖師意否?師云:祖師心出虛空外。云:有限劑否?師云:有、無限劑,此皆數量對待之法。祖師云:且非有限量,非無限量,非非有無限量,以絕待故。你如今學者,未能出得三乘教外,爭喚作禪師?分明向汝道:一等學禪,莫取次妄生異見,如人飲水,冷煖自知,一行一住一剎那間,念念不異;若不如是,不免輪迴。
問:佛身無為,不墮諸數,何故佛身舍利八斛四斗?師云:你作如是見,祇見假舍利,不見真舍利。云:舍利為是本有,為復功勳?師云:非是本有,亦非功勳。云:若非本有,又非功勳,何故如來舍利,唯鍊唯精,金骨常存?師乃呵云:你作如此見解,爭喚作學禪人,你見虛空曾有骨否?諸佛心同太虛,覓什麼骨?云:如今見有舍利,此是何法?師云:此從你妄想心生,即見舍利。云:和尚還有舍利否?請將出來看。師云:真舍利難見,你但以十指撮盡妙高峰為微塵,即見真舍利。
夫參禪學道,須得一切處不生心,祇論忘機即佛道隆,分別即魔軍盛,畢竟無毛頭許少法可得。
問:祖傳法付與何人?師云:無法與人。云:云何二祖請師安心?師云:你若道有,二祖即合覓得心;覓心不可得故,所以道與你安心竟;若有所得,全歸生滅。
問:佛窮得無明否?師云:無明即是一切諸佛得道之處,所以緣起是道場,所見一塵一色,便合無邊理性,舉足下足不離道場。道場者無所得也,我向你道祇無所得,名為坐道場。云:無明者為明為暗?師云:非明非暗,明暗是代謝之法;無明且不明、亦不暗;不明祇是本明,不明不暗,祇這一句子,亂卻天下人眼;所以道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其無礙慧,出過虛空,無你語論處。釋迦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忽有一菩薩出來一跨,跨知三千大千世界,不出普賢一毛孔,你如今把什麼本領擬學他?云:既是學不得,為什麼道:歸源性無二,方便有多門,如之何?師云:歸源性無二者,無明實性,即諸佛性。方便有多門者,聲聞人見無明生,見無明滅;緣覺人但見無明滅,不見無明生,念念證寂滅;諸佛見眾生終日生而無生,終日滅而無滅,無生無滅,即大乘果;所以道: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舉足即佛,下足即眾生;諸佛兩足尊者,即理足、事足、眾生足、生死足、一切等足,足故不求;是你如今念念學佛,即嫌著眾生,若嫌著眾生,即是謗他十方諸佛;所以佛出世來,執除糞器,蠲除戲論之糞,祇教你除卻從來學心見心,除得盡,即不墮戲論,亦云搬糞出,祇教你不生心;心若不生,自然成大智者,決定不分別佛與眾生,一切盡不分別,始得入我曹溪門下。故自古先聖云:少行我法門,所以無行為我法門,祇是一心門,一切人到這裏盡不敢入,不道全無,祇是少人得,得者即是佛。珍重!問:如何得不落階級?師云:終日喫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與麼時,無人我等相;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方名自在人。念念不見一切相,莫認前後三際,前際無去,今際無住,後際無來,安然端坐,任運不拘,方名解脫。努力努力!此門中千人萬人,祇得三箇五箇,若不將為事,受殃有日在。故云:著力今生須了卻,誰能累劫受餘殃?
師於唐大中年中終於本山。宣宗敕謚斷際禪師。塔日廣業
裴相公問師曰:山中四五百人,幾人得和尚法?師云:得者莫測其數,何故?道在心悟,豈在言說?言說祇是化童蒙耳。
問:如何是佛?師云:即心是佛,無心是道;但無生心動念—有無長短、彼我能所等心,心本是佛,佛本是心,心如虛空;所以云佛真法身猶若虛空,不用別求,有求皆苦;設使恆沙劫行六度萬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何以故?為屬因緣造作故,因緣若盡,還歸無常。所以云: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但識自心,無我無人,本來是佛。
問:聖人無心即是佛,凡夫無心、莫沈空寂否?師云:法無凡聖,亦無沈寂;法本不有,莫作無見;法本不無,莫作有見;有之與無,盡是情見,猶如幻翳。所以云:見聞如幻翳,知覺乃眾生。祖師門中只論息機忘見,所以忘機則佛道隆,分別則魔軍熾。
問:心既本來是佛,還修六度萬行否?師云:悟在於心,非關六度萬行,六度萬行盡是化門接物度生邊事,設使菩提、真如、實際、解脫、法身,直至十地、四果聖位,盡是度門,非關佛心;心即是佛,所以一切諸度門中,佛心第一,但無生死煩惱等心,即不用菩提等法。所以道:佛說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從佛至祖,並不論別事,唯論一心,亦云一乘;所以十方諦求,更無餘乘;此眾無枝葉,唯有諸貞(疑同真)實;所以此意難信,達磨來此土,至梁魏二國,祇有可大師一人密信自心,言下便會即心是佛;身心俱無,是名大道;大道本來平等,所以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異,即性即心,心不異性,名之為祖。所以云: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
問:佛度眾生否?師云:實無眾生如來度者!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佛與眾生皆不可得。云:現有三十二相及度眾生,何得言無?師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佛與眾生,盡是汝作妄見,只為不識本心,謾作見解;纔作佛見,便被佛障;作眾生見,被眾生障;作凡作聖作淨作穢等見,盡成其障,障汝心故,總成輪轉,猶如獼猴放一捉一,無有歇期。一等是學,直須無學,無凡無聖、無淨無垢,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聽汝學得三乘十二分教一切見解,總須捨卻,所以除去所有,唯置一床寢疾而臥,祇是不起諸見,無一法可得,不被法障,透脫三界凡聖境域,始得名為出世佛。所以云:稽首如空無所依,出過外道;心既不異,法亦不異;心既無為,法亦無為;萬法盡由心變,所以我心空故,諸法空,千品萬類悉皆同,盡十方空界同一心體,心本不異,法亦不異,祇為汝見解不同,所以差別;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十方諸佛實無少法可得,名為阿耨菩提;祇是一心,實無異相亦無光彩,亦無勝負;無勝故無佛相,無負故無眾生相。云:心既無相,豈得全無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化度眾生耶?師云:三十二相屬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八十種好屬色,若以色見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問:佛性與眾生性,為同為別?師云:性無同異。若約三乘教,即說有佛性有眾生性,遂有三乘因果,即有同異。若約佛乘、及祖師相傳,即不說如是事,惟指一心:非同非異,非因非果。所以云:唯此一乘道,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問:無邊身菩薩,為什麼不見如來頂相?師云:實無可見,何以故?無邊身菩薩,便是如來,不應更見;祇教你不作佛見,不落佛邊;不作眾生見,不落眾生邊;不作有見,不落有邊;不作無見,不落無邊;不作凡見,不落凡邊;不作聖見,不落聖邊;但無諸見,即是無邊身;若有見處,即名外道;外道者樂於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所以云:彌勒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如即無生,如即無滅,如即無見,如即無聞。如來頂即是圓見,亦無圓見,故不落圓邊,所以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權以虛空為喻,圓同太虛,無欠無餘,等閑無事,莫彊辯他境,辯著便成識。所以云:圓成沈識海,流轉若飄蓬,祇道:我知也、學得也、契悟也、解脫也、有道理也;彊處即如意,弱處即不如意,似者箇見解,有什麼用處?我向汝道:等閒無事,莫謾用心,不用求真唯須息見;所以內見外見俱錯,佛道魔道俱惡;所以文殊暫起二見,貶向二鐵圍山;文殊即實智,普賢即權智,權實相對治,究竟亦無權實,唯是一心,心且不佛不眾生,無有異見;纔有佛見,便作眾生見;有見無見,常見斷見,便成二鐵圍山,被見障故。祖師直指一切眾生本心本體本來是佛,不假修成,不屬漸次,不是明暗,不是明故無明,不是暗故無暗;所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入我此宗門,切須在意,如此見得,名之為法;見法故,名之為佛。佛法俱無,名之為僧,喚作無為僧,亦名一體三寶。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應無所求;不著佛求,故無佛;不著法求,故無法;不著眾求,故無僧。
問:和尚見今說法,何得言無僧亦無法?師云:汝若見有法可說,即是以音聲求我;若見有我,即是處所;法亦無法,法即是心;所以祖師云:付此心法時,法法何曾法?無法無本心,始解心心法。實無一法可得,名坐道場;道場者祇是不起諸見,悟法本空,喚作空如來藏;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若得此中意,逍遙何所論!
問:本來無一物,無物便是否?師云:無亦不是;菩提無是處,亦無無知解。
問:何者是佛?師云: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異。故云:即心即佛。若離於心,別更無佛。云:若自心是佛,祖師西來如何傳授?師云:祖師西來,唯傳心佛,直指汝等心本來是佛,心心不異,故名為祖;若直下見此意,即頓超三乘一切諸位,本來是佛,不假修成。云:若如此,十方諸佛出世,說於何法?師云:十方諸佛出世,祇共說一心法,所以佛密付與摩訶大迦葉,此一心法體,盡虛空遍法界,名為諸佛理;論這箇法,豈是汝於言句上解得他?亦不是於一機一境上見得他!此意唯是默契得。這一門名為無為法門,若欲會得,但知無心,忽悟即得,若用心擬學取,即轉遠去;若無歧路心,一切取捨心,心如木石,始有學道分。云:如今現有種種妄念,何以言無?師云:妄本無體,即是汝心所起;汝若識心是佛,心本無妄,那得起心更認於妄;汝若不生心動念,自然無妄。所以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云:今正妄念起時,佛在何處?師云:汝今覺妄起時,覺正是佛;可中若無妄念,佛亦無。何故如此?為汝起心作佛見,便謂有佛可成;作眾生見,便謂有眾生可度;起心動念,總是汝見處;若無一切見,佛有何處所?如文殊纔起佛見,便貶向二鐵圍山。云:今正悟時,佛在何處?師云:問從何來?覺從何起?語默動靜一切聲色盡是佛事,何處覓佛?不可更頭上安頭、嘴上加嘴!但莫生異見,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總不出汝心,三千世界都來是汝箇自己,何處有許多般?心外無法,滿目青山、虛空世界,皎皎地無絲髮許,與汝作見解,所以一切聲色,是佛之慧目。法不孤起,仗境方生;為物之故,有其多智。終日說何曾說?終日聞何曾聞?所以釋迦四十九年說,未曾說著一字。云:若如此,何處是菩提?師云:菩提無是處,佛亦不得菩提,眾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云:如何發菩提心?師云:菩提無所得;你今但發無所得心,決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故云:我於然燈佛所,無有少法可得,佛即與我授記。明知一切眾生本是菩提,不應更得菩提,你今聞發菩提心,將謂一箇心學取佛去、唯擬作佛,任你三祇劫修,亦祇得箇報化佛,與你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故云: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
問:本既是佛,那得更有四生六道種種形貌不同?師云:諸佛體圓,更無增減;流入六道,處處皆圓;萬類之中,箇箇是佛;譬如一團水銀,分散諸處,顆顆皆圓;若不分時,祇是一塊;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種種形貌,喻如屋舍,捨驢屋入人屋,捨人身至天身,乃至聲聞緣覺菩薩佛屋,皆是汝取捨處,所以有別;本源之性,何得有別?
問:諸佛如何行大慈悲,為眾生說法?師云:佛慈悲者,無緣故,名大慈悲。慈者不見有佛可成,悲者不見有眾生可度。其所說法,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這箇法,若為道我從善知識言下領得、會也、悟也;這箇慈悲,若為汝起心動念學得他見解,不是自悟本心,究竟無益。
問:何者是精進?師云:身心不起,是名第一牢彊精進;纔起心向外求者,名為歌利王愛遊獵去;心不外遊,即是忍辱仙人;身心俱無,即是佛道。
問:若無心行此道,得否?師云:無心便是行此道,更說什麼得與不得?且如瞥起一念,便是境若無一念便是,境妄心自滅,無復可追尋。
問:如何是出三界?師云:善惡都莫思量,當處便出三界。如來出世,為破三有;若無一切心,三界亦非有;如一微塵破為百分,九十九分是無,一分是有,摩訶衍不能勝出;百分俱無,摩訶衍始能勝出。
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所以達磨從西天來,唯傳一心法,直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云何識自心?即如今言語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語、又不作用,心體如虛空相似,無有相貌、亦無方所、亦不一向是無,有而不可見故。祖師云: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為智;若不應緣之時,不可言其有無;正應之時,亦無蹤跡。既知如此,如今但向無中棲泊,即是行諸佛路。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眾生輪迴生死者,意緣走作,心於六道不停,致使受種種苦。淨名云: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禦其心,然後調伏。所以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故知一切諸法皆由心造,乃至人天地獄六道脩羅盡由心造。如今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瞋、無憎愛、無勝負,但除卻如、許多種妄想,性自本來清淨,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若不會此意,縱你廣學,勤苦修行,木食草衣,不識自心,皆名邪行,盡作天魔外道水陸諸神;如此修行,當復何益?誌公云:本體是自心作,那得文字中求。如今但識自心,息知思惟,妄想塵勞,自然不生。淨名云:唯置一床,寢疾而臥,心不起也;如人臥疾,攀緣都息,妄想歇滅,即是菩提;如今若心裏紛紛不定,任你學到三乘四果十地諸位,合殺祇向凡聖中坐,諸行盡歸無常,勢力皆有盡期,猶如箭射於空,力盡還墜,知歸生死輪迴;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虛受辛苦,豈非大錯!誌公云:未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如今但一切時中行住坐臥,但學無心,亦無分別,亦無依倚,亦無住著,終日任運騰騰,如癡人相似,世人盡不識你,你亦不用教人識不識,心如頑石頭,都無縫罅,一切法透汝心不入,兀然無著,如此始有少分相應;透得三界境過,名為佛出世;不漏心相,名為無漏智;不作人天業,不作地獄業,不起一切心,諸緣盡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不是一向不生,祇是隨意而生,經云:菩薩有意生身是也;忽若未會無心,著相而作者,皆屬魔業;乃至作淨土佛事,並皆成業,乃名佛障;障汝心故,被因果管束,去住無自由分;所以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來所說,皆是化人,猶如黃葉為金,權止小兒啼故,實無有法,名阿耨菩提;如今既會此意,何用區區?但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心裏明明,所以舊時見解總須捨卻。淨名云除去所有,法華云二十年中常令除糞,祇是除去心中作見解處;又云蠲除戲論之糞,所以如來藏本自空寂,並不停留一法;故經云:諸佛國土亦復皆空。若言佛道是修學而得,如此見解全無交涉,或作一機一境揚眉動目祇對相當,便道契會也、得證悟禪理也;忽逢一人不解,便道都無所知;對他若得道理,心中便歡喜;若被他折伏不如他,便即心懷惆悵,如此心意學禪,有何交涉?任汝會得少許道理,祇得箇心所法,禪道總沒交涉!所以達磨面壁,都不令人有見處。故云:忘機是佛道,分別是魔境。此性縱汝迷時亦不失,悟時亦不得;天真自性,本無迷悟;盡十方虛空界,元來是我一心體;縱汝動用造作,豈離虛空;虛空本來無大無小,無漏無為、無迷無悟,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絕纖毫的量,是無依倚、無粘綴,一道清流,是自性無生法忍,何有擬議?真佛無口,不解說法;真聽無耳,其誰聞乎?珍重!
師本是閩中人。幼於本州黃蘗山出家。額問隆起如珠。音辭朗潤。志竟沖澹。後遊天台,逢一僧如舊識,乃同行;屬澗水暴漲師倚杖而止,其僧率師同過。師云:請兄先過,其僧即浮笠於水上便過。師云:我卻共箇稍子作隊,悔不一棒打殺!
有僧辭歸宗。宗云:往甚處去?云:諸方學五味禪去。宗云:諸方有五味禪,我這裏祇是一昧禪。云:如何是一味禪?宗便打。僧云:會也會也。宗云:道道。僧擬開口,宗又打。其僧後到師處,師問甚麼處來?云:歸宗來。師云:歸宗有何言句。僧遂舉前話。師乃上堂舉此因緣云:馬大師出八十四人善知識,問著箇箇屙漉漉地,祇有歸宗較些子。
師在鹽官會裏,大中帝為沙彌。師於佛殿上禮佛。沙彌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長老禮拜,當何所求?師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常禮如是事。沙彌云:用禮何為?師便掌。沙彌云:太麤生。師云:這裏是什麼所在,說麤說細;隨後又掌,沙彌便走。
師行腳時到南泉。一日齋時,捧缽向南泉位上坐。南泉下來見,便問長老什麼年中行道?師云:威音王已前。南泉云:猶是王老師孫在。師便下去。師一日出次,南泉云:如許大身材,戴箇些子大笠。師云:三千大千世界總在裏許。南泉云:王老師(ㄕˋ,好口腹也)。師戴笠便行。
師一日在茶堂內坐。南泉下來,問:定慧等學,明見佛性,此理如何?師云:十二時中不依倚一物。泉云:莫便是長老見處麼?師云:不敢!泉云:漿水錢且置,草鞋錢教什麼人還?師便休。後溈山舉此因緣問仰山:莫是黃蘗搆他南泉不得麼?仰山云:不然!須知黃蘗有陷虎之機。溈山云:子見處得與麼長!
一日普請。泉問什麼處去?師云:擇菜去。泉云:將什麼擇?師豎起刀子。泉云:只解作賓,不解作主。師招三下。一日五人新到,同時相看,一人不禮拜,以手畫一圓相而立。師云:還知道好隻獵犬麼?云:尋羚羊氣來。師云:羚羊無氣,汝向什麼處尋?云:尋羚羊蹤來。師云:羚羊無蹤,汝向什麼處尋?云:尋羚羊跡來。師云:羚羊無跡汝向什麼處尋?云:與麼則死羚羊也。師便休。來日陞座退,問昨日尋羚羊僧出來,其僧便出。師云:老僧昨日後頭未有語在,作麼生?其僧無語。師云:將謂是本色衲僧,元來祇是義學沙門。
師曾散眾在洪州開元寺。裴相公一日入寺行次。見壁畫,乃問寺主:這畫是什麼?寺主云:畫高僧。相公云:形影在這裏,高僧在什麼處?寺主無對。相公云:此間莫有禪僧麼?寺主云:有一人。相公遂請師相見,乃舉前話問師。師召云:裴休!休應:諾!師云:在什麼處?相公於言下有省,乃再請師開堂。
上堂云:汝等諸人盡是哃酒糟漢,與麼行腳,笑殺他人,總似與麼容易,何處更有今日?汝還知大唐國裏無禪師麼?時有僧問:祇如諸方,見今出世,匡徒領眾,為什麼卻道無禪師?師云:不道無禪,祇道無師。後溈山舉此因緣問仰山云:意作麼生?仰山云:鵝王擇乳,素非鴨類。溈山云:此實難辨。
裴相一日托一尊佛於師前胡跪云:請師安名。師召云:裴休。休應:諾。師云:與汝安名竟。相公便禮拜。相公一日上詩一章。師接得便坐卻。乃問:會麼?相公云:不會。師云:與麼不會,猶較些子;若形紙墨,何有吾宗?詩曰:自從大士傳心印,額有圓珠七尺身,掛錫十年棲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濱,千徒龍象隨高步,萬里香花結勝因,願欲事師為弟子,不知將法付何人?師答曰:心如大海無邊際,口吐紅蓮養病身,雖有一雙無事手,不曾祇揖等閑人。
夫學道者,先須屏卻雜學諸緣,決定不求,決定不著;聞甚深法,恰似清風屆耳,瞥然而過,更不追尋,是為甚深。入如來禪,離生禪想。從上祖師唯傳一心,更無二法。指心是佛,頓超等妙二覺之表;決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門,如斯之法,汝取次人到這裏擬作麼生學?所以道:擬心時被擬心魔縛,非擬心時又被非擬心魔縛,非非擬心時又被非非擬心魔縛。魔非外來,出自你心,唯有無神通、菩薩,足跡不可尋;若以一切時中,心有常見,即是常見外道。若觀一切法空,作空見者,即是斷見外道。所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此猶是對外道邪見人說;若說法身以為極果,此對三賢十聖人言。故佛斷二愚:一者微細所知愚,二者極微細所知愚。佛既如是,更說什麼等妙二覺來?所以一切人但欲向明,不欲向闇;但欲求悟,不受煩惱無明;便道佛是覺,眾生是妄;若作如是見解,百劫千生輪迴六道,更無斷絕。何以故?為謗諸佛本源自性故。他分明向你道:佛且不明,眾生且不闇,法無明闇故;佛且不彊,眾生且不弱,法無彊弱故;佛且不智,眾生且不愚,法無愚智故。是你出頭,總道解禪,開著口便病發;不說本,祇說末;不說迷,祇說悟;不說體,祇說用;總無你話論處,他一切法且本不有,今亦不無;緣起不有,緣滅不無;本亦不有,本非本故;心亦不心,心非心故;相亦非相,相非相故;所以道:無法無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非法,非法即法,無法無非法,故是心心法。忽然瞥起一念,了知如幻如化,即流入過去佛;過去佛且不有,未來佛且不無,又且不喚作未來佛;現在念念不住,不喚作現在佛;佛若起時,即不擬他是覺是迷、是善是惡,輒不得執滯他、斷絕他;如一念瞥起,千重關鎖鎖不得,萬丈繩索索他不住。既若如是,爭合便擬滅他止他?分明向你道爾燄識,你作麼生擬斷他;喻如陽燄,你道近,十方世界求不可得;始道遠,看時祇在目前;你擬趁他,他又轉遠去;你始避他,他又來逐你;取又不得,捨又不得。既若如此,故知一切法性自爾,即不用愁他慮他。如言前念是凡,後念是聖,如手翻覆一般,此是三乘教之極也;據我禪宗中,前念且不是凡,後念且不是聖;前念不是佛,後念不是眾生;所以一切色是佛色,一切聲是佛聲;舉著一理,一切理皆然;見一事,見一切事;見一心,見一切心;見一道,見一切道,一切處無不是道;見一塵,十方世界山河大地皆然;見一滴水,即見十方世界一切性水;又見一切法,即見一切心;一切法本空,心即不無;不無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既若如是,十方世界,不出我之一心;一切微塵國土,不出我之一念;若然,說什麼內之與外,如蜜性甜,一切蜜皆然,不可道這箇蜜甜,餘底苦也,何處有與麼事?所以道:虛空無內外,法性自爾;虛空無中間,法性自爾;故眾生即佛,佛即眾生;眾生與佛,元同一體;生死涅槃,有為無為,元同一體;世間出世間,乃至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有性無性,亦同一體;言同者,名相亦空,有亦空、無亦空,盡恆沙世界,元是一空;既若如此,何處有佛度眾生?何處有眾生受佛度?何故如此?萬法之性自爾故。若作自然見,即落自然外道;若作無我、無我所見,墮在三賢十聖位中。你如今云何將一尺一寸,便擬量度虛空?他分明向汝道法法不相到,法自寂故,當處自住,當處自真;以身空故名法空,以心空故名性空,身心總空,故名法性空;乃至千途異說,皆不離你之本心。如今說菩提涅槃真如佛性二乘菩薩者,皆指葉為黃金、拳掌之說;若也展手之時,一切大眾若天若人,皆見掌中都無一物。所以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本既無物,三際本無所有;故學道人單刀直入,須見這箇意始得。故達磨大師從西天來至此土,經多少國土,祇覓得可大師一人,密傳心印,印你本心;以心印法,以法印心;心既如此,法亦如此,同真際,等法性。法性空中,誰是授記人?誰是成佛人?誰是得法人?他分明向你道:菩提者不可以身得,身無相故;不可以心得,心無相故;不可以性得,性即便是本源自性天真佛故;不可以佛更得佛,不可以無相更得無相,不可以空更得空,不可以道更得道;本無所得,無得亦不可得,所以道無一法可得;祇教你了取本心,當下了時,不得了相;無了無不了相,亦不可得;如此之法,得者即得,得者不自覺知,不得者亦不自覺知;如此之法,從上已來,有幾人得知?所以道:天下忘己者有幾人?如今於一機一境、一經一教、一世一時、一名一字、六根門前領得,與機關本人何別?忽有一人出來,不於一名一相上作解者,我說此人盡十方世界覓這箇人不可得,以無第二人故,繼於祖位,亦云釋種,無雜純一,故言王若成佛時,王子亦隨出家,此意大難知!祇教你莫覓、覓便失卻;如癡人山上叫一聲,響從谷出,便走下山趁;及尋覓不得,又叫一聲,山上響又應,亦走上山上趁;如是千生萬劫,祇是尋聲逐響人,虛生浪死漢!汝若無聲即無響,涅槃者;無聞無知無聲,絕跡絕蹤,若得如是,稍與祖師鄰房也。
問:如王庫藏內,都無如是刀。伏願誨示。師云:王庫藏者,即虛空性也,能攝十方虛空世界,皆總不出你心,亦謂之虛空藏菩薩。你若道是有是無、非有非無,總成羊角;羊角者,即你求覓者也。
問:王庫藏中有真刀否?師云:此亦是羊角。云:若王庫藏中本無真刀,何故云王子持王庫中真刀出至異國,何獨言無?師云:持刀出者,此喻如來使者。你若言王子持王庫中真刀出去者,庫中應空去也。本源虛空性,不可被異人將去,是什麼語設你有者,皆名羊角。
問:迦葉受佛心印得為傳語人否?師云:是。云:若是傳語人,應不離得羊角。師云:迦葉自領得本心,所以不是羊角。若以領得如來心,見如來意,見如來色相者,即屬如來使,為傳語人。所以阿難為侍者二十年,但見如來色相,所以被佛訶云:唯觀救世者,不能離得羊角。
問:文殊執劍於瞿曇前者如何?師云:五百菩薩得宿命智,見過去生業障;五百者即你五陰身是;以見此夙命障故,求佛求菩薩涅槃;所以文殊將智解劍,害此有見佛心故,故言你善害。云:何者是劍?師云:解心是劍。云:解心既是劍,斷此有見佛心,祇如能斷見心何能除得?師云:還將你無分別智,斷此有見分別心。云:如作有見,有求佛心,將無分別智劍斷,爭奈有智劍在何?師云:若無分別智,害有見無見,無分別智亦不可得。云:不可以智更斷智,不可以劍更斷劍。師云:劍自害劍,劍劍相害,即劍亦不可得;智自害智,智智相害,即智亦不可得;母子俱喪,亦復如是。
問:如何是見性?師云:性即是見,見即是性,不可以性更見性。聞即是性,不可以性更聞性,祇你作性見能聞能見性,便有一異法生。他分明道:所可見者,不可更見你。云何頭上更著頭?他分明道:如盤中散珠,大者大圓,小者小圓,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礙,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所以四生六道未有不如時。且眾生不見佛,佛不見眾生;四果不見四向,四向不見四果;三賢十聖不見等妙二覺,等妙二覺不見三賢十聖;乃至水不見火,火不見水;地不見風,風不見地;眾生不入法界,佛不出法界;所以法性無去來,無能所見。既如此,因什麼道我見我聞,於善知識處得契悟,善知識與我說法,諸佛出世與眾生說法。迦旃延祇為以生滅心傳實相法,被淨名呵責。分明道:一切法本來無縛,何用解他?本來不染,何用淨他?故云:寶相如是,豈可說乎?汝今祇成是非心、染淨心,得一知一解,遶天下行,見人便擬定當取:誰有心眼,誰彊誰弱;若也如此,天地懸殊,更說什麼見性?
問:既言性即見、見即性,祇如性自無障礙、無劑限,云何隔物即不見?又於虛空中,近即見、遠即不見者,如何?師云:此是你妄生異見;若言隔物不見,無物言見,便謂性有隔礙者,全無交涉;性且非見非不見,法亦非見非不見。若見性人,何處不是我之本性?所以六道四生、山河大地,總是我之性淨明體。故云見色便見心,色心不異故,祇為取相作見聞覺知。去卻前物始擬得見者,即墮二乘人中依通見解也。虛空中近則見,遠則不見,此是外道中收。分明道:非內亦非外,非近亦非遠。近而不可見者,萬物之性也;近尚不可見,更道遠而不可見,有什麼意旨?
問:學人不會,和尚如何指示?師云:我無一物,從來不曾將一物與人。你無始已來,祇為被人指示,覓契覓會,此可不是弟子與師俱陷王難?你但知一念不受,即是無受身;一念不想,即是無想身;決定不遷流造作,即是無行身;莫思量卜度分別,即是無識身;你如今纔別起一念,即入十二因緣;無明緣行亦因亦果,乃至老死亦因亦果;故善財童子一百一十處求善知識,祇向十二因緣中求;最後見彌勒,彌勒卻指見文殊;文殊者即汝本地無明。若心心別異向外求善知識者,一念纔生即滅,纔滅又生;所以汝等比丘,亦生亦老亦病亦死;酬因答果已來,即五聚之生滅;五聚者五陰也。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華果,即心便是靈智,亦云靈臺;若有所住著,即身為死屍,亦云守死屍鬼。
問:淨名默然,文殊讚歎云:是真入不二法門,如何?師云:不二法門,即你本心也;說與不說,即有起滅;無言說時,無所顯示,故文殊讚歎。云:淨名不說,聲有斷滅否?師云:語即默、默即語,語默不二,故云聲之實性亦無斷滅,文殊本聞亦無斷滅。所以如來常說,未曾有不說時;如來說即是法,法即是說,法說不二故。乃至報化二身、菩薩聲聞,山河大地、水鳥樹林,一時說法。所以語亦說、默亦說,終日說而未嘗說。既若如是,但以默為本。
問:聲聞人藏形於三界,不能藏於菩提者,如何?師云:形者質也。聲聞人但能斷三界見修,已離煩惱,不能藏於菩提,故還被魔王於菩提中捉得,於林中宴坐,還成微細見菩提心也。菩薩人已於三界菩提決定不捨不取;不取故,七大中覓他不得;不捨故,外魔亦覓他不得。汝但擬著一法,印子早成也;印著有,即六道四生文出;印著空,即無相文現;如今但知決定不印一切物,此印為虛空不一不二;空本不空,印本不有。十方虛空世界諸佛出世,如見電光一般。觀一切蠢動含靈,如響一般。見十方微塵國土,恰似海中一滴水相似。聞一切甚深法,如幻如化。心心不異,法法不異,乃至千經萬論,祇為你之一心;若能不取一切相。故言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
問: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如何?師云:仙人者即是你心。歌利王好求也,不守王位,謂之貪利。如今學人,不積功累德,見者便擬學,與歌利王何別?如見色時,壞卻仙人眼;聞聲時壞卻仙人耳,乃至覺知時,亦復如是;喚作節節支解。云:祇如仙人忍時,不合更有節節支解,不可一心忍,一心不忍也。師云:你作無生見、忍辱解、無求解,總是傷損。云:仙人被割時,還知痛否?又云:此中無受者,是誰受痛?師云:你既不痛,出頭來覓箇甚麼?
問:燃燈佛授記,為在五百歲中、五百歲外?師云:五百歲中不得授記。所言授記者,你本決定不忘,不失有為,不取菩提,但以了世非世,亦不出五百歲外別得授記,亦不於五百歲中得授記。云:了世三際相不可得已否?師云:無一法可得。云:何故言頻經五百世前後極時長?師云:五百世長遠,當知猶是仙人;故然燈授記時,實無少法可得。
問:教中云: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者,如何?師云:若以三無數劫修行,有所證得者,盡恆沙劫不得。若於一剎那中獲得法身,直了見性者猶是三乘教之極談也。何以故?以見法身可獲故,皆屬不了義教中收。
問:見法頓了者,見祖師意否?師云:祖師心出虛空外。云:有限劑否?師云:有、無限劑,此皆數量對待之法。祖師云:且非有限量,非無限量,非非有無限量,以絕待故。你如今學者,未能出得三乘教外,爭喚作禪師?分明向汝道:一等學禪,莫取次妄生異見,如人飲水,冷煖自知,一行一住一剎那間,念念不異;若不如是,不免輪迴。
問:佛身無為,不墮諸數,何故佛身舍利八斛四斗?師云:你作如是見,祇見假舍利,不見真舍利。云:舍利為是本有,為復功勳?師云:非是本有,亦非功勳。云:若非本有,又非功勳,何故如來舍利,唯鍊唯精,金骨常存?師乃呵云:你作如此見解,爭喚作學禪人,你見虛空曾有骨否?諸佛心同太虛,覓什麼骨?云:如今見有舍利,此是何法?師云:此從你妄想心生,即見舍利。云:和尚還有舍利否?請將出來看。師云:真舍利難見,你但以十指撮盡妙高峰為微塵,即見真舍利。
夫參禪學道,須得一切處不生心,祇論忘機即佛道隆,分別即魔軍盛,畢竟無毛頭許少法可得。
問:祖傳法付與何人?師云:無法與人。云:云何二祖請師安心?師云:你若道有,二祖即合覓得心;覓心不可得故,所以道與你安心竟;若有所得,全歸生滅。
問:佛窮得無明否?師云:無明即是一切諸佛得道之處,所以緣起是道場,所見一塵一色,便合無邊理性,舉足下足不離道場。道場者無所得也,我向你道祇無所得,名為坐道場。云:無明者為明為暗?師云:非明非暗,明暗是代謝之法;無明且不明、亦不暗;不明祇是本明,不明不暗,祇這一句子,亂卻天下人眼;所以道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其無礙慧,出過虛空,無你語論處。釋迦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忽有一菩薩出來一跨,跨知三千大千世界,不出普賢一毛孔,你如今把什麼本領擬學他?云:既是學不得,為什麼道:歸源性無二,方便有多門,如之何?師云:歸源性無二者,無明實性,即諸佛性。方便有多門者,聲聞人見無明生,見無明滅;緣覺人但見無明滅,不見無明生,念念證寂滅;諸佛見眾生終日生而無生,終日滅而無滅,無生無滅,即大乘果;所以道: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舉足即佛,下足即眾生;諸佛兩足尊者,即理足、事足、眾生足、生死足、一切等足,足故不求;是你如今念念學佛,即嫌著眾生,若嫌著眾生,即是謗他十方諸佛;所以佛出世來,執除糞器,蠲除戲論之糞,祇教你除卻從來學心見心,除得盡,即不墮戲論,亦云搬糞出,祇教你不生心;心若不生,自然成大智者,決定不分別佛與眾生,一切盡不分別,始得入我曹溪門下。故自古先聖云:少行我法門,所以無行為我法門,祇是一心門,一切人到這裏盡不敢入,不道全無,祇是少人得,得者即是佛。珍重!問:如何得不落階級?師云:終日喫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與麼時,無人我等相;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方名自在人。念念不見一切相,莫認前後三際,前際無去,今際無住,後際無來,安然端坐,任運不拘,方名解脫。努力努力!此門中千人萬人,祇得三箇五箇,若不將為事,受殃有日在。故云:著力今生須了卻,誰能累劫受餘殃?
師於唐大中年中終於本山。宣宗敕謚斷際禪師。塔日廣業
2013/11/04
惠能沒技倆不斷百思想菩提作麼長
惠能沒技倆不斷百思想菩提作麼長.........
沒技倆-----心性空
不斷百思想
不斷-----不起心造作.
百思想----照見百思想----即照見業識業識虛妄生起虛妄滅去....任運不住
菩提作麼長-----如如不動非空非有
惠能沒技倆不斷百思想菩提作麼長整句的意思即---惠能我照見業識虛妄生起虛妄滅去....但是我不起心造作要去截斷這些想相的生起與滅去(因為我了知這些都是虛妄生起虛妄滅去)..我觀照這些業識的生生滅滅遷流不住.........任憑這些業識的生起滅去自然運作.....但是我的心(覺性)無念無作如如不動.....空靈覺照爾忘覺照.
沒技倆-----心性空
不斷百思想
不斷-----不起心造作.
百思想----照見百思想----即照見業識業識虛妄生起虛妄滅去....任運不住
菩提作麼長-----如如不動非空非有
惠能沒技倆不斷百思想菩提作麼長整句的意思即---惠能我照見業識虛妄生起虛妄滅去....但是我不起心造作要去截斷這些想相的生起與滅去(因為我了知這些都是虛妄生起虛妄滅去)..我觀照這些業識的生生滅滅遷流不住.........任憑這些業識的生起滅去自然運作.....但是我的心(覺性)無念無作如如不動.....空靈覺照爾忘覺照.
善財童子想著:此乃至不著一切世間窟宅者,之所住處。
豈不見善財童子,至毗盧者那大樓閣前,舉體投地,從地而起。 作是念言,此大樓閣,是解空、無相、無願者,之所住處。是於一切法,無分別者,之所住處。是以一劫入一切劫,以一切劫入一劫,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是以一佛入一切佛,以一切佛入一佛,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乃至,不著一切世間窟宅者,之所住處。
何謂世間窟宅,便是,於無上道,自作障難者。
若執一切世間窟宅,不能捨離。 則吾輩所謂長老者,亦莫住院,一向杜絕世故,乃可得行此道。如此則是壞世間相而談實相。何道之有。
何謂世間窟宅,便是,於無上道,自作障難者。
若執一切世間窟宅,不能捨離。 則吾輩所謂長老者,亦莫住院,一向杜絕世故,乃可得行此道。如此則是壞世間相而談實相。何道之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