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6

菩提達摩製~無心論~白話說明(中)

問曰。弟子愚昧心猶未了審。一切處六根所用者應答曰語種種施為煩惱菩提生死涅槃定無心否。
弟子問道。弟子愚鈍蒙昧心裡仍然未能確切的了知無心的法義。在一切處眾生六根所起的作用如應對進退回答言語種種措施行為舉止煩惱菩提生死涅槃等等確定都是無心嗎?

答曰。定是無心。只為眾生妄執有心即有一切煩惱生死菩提涅槃。若覺無心即無一切煩惱生死涅槃。是故如來為有心者說有生死。菩提對煩惱得名。涅槃者對生死得名。此皆對治之法。若無心可得。即煩惱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槃亦不可得。
註:【涅槃】【菩提】【生死】【煩惱】
【涅槃】
(術語)Nirva%na,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舊譯諸師,譯為滅,滅度,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新譯曰波利暱縛喃Parinirva%n!a。譯為圓寂。滅者,滅生死因果之義也。滅度者,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滅即度也。寂滅者,寂有無為空寂安穩之義,滅者生死之大患滅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無為者,無惑業因緣之造作也。安樂者,安穩快樂也。解脫者,離眾果也。此中單譯滅為正翻。他皆為義翻。肇師之涅槃無明論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後異出。蓋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中略)秦言無為,亦名度。無為者,取於虛無寂寞妙滅絕於有為。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涅槃玄義上曰:「既可得翻,且舉十家:一竺道生,時人呼為涅槃聖,翻為滅。二莊嚴大斌,翻為寂滅。三白馬愛,翻為秘藏。四長干影,翻為安樂。五定林柔,翻為無累解脫。六大宗昌,翻為解脫。七梁武,翻為不生。八肇論,云無為亦云滅度。九會稽基,偏用無為一義。十開善光宅,同用滅度。」大乘義章十八曰:「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涅槃經四曰:「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圓覺經曰:「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賢首心經略疏曰:「涅槃,此云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俱舍論二十四曰:「通達言唯自見道,是證圓寂初加行故。」唯識述記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暱縛喃。波利者,圓也。暱縛喃,言寂。即是圓滿體寂滅義。舊云涅槃,音訛略也。今或順古亦云涅槃。」華嚴大疏五十二曰:「譯名涅槃,正名為滅。取其義類,乃有多方。總以義翻稱為圓寂。以義充法界,德備塵沙曰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
【菩提】
(術語)Bodhi,舊譯為道,新譯為覺。道者通義,覺者覺悟之義。然所通所覺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斷煩惱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為之諸法,斷所知障而知諸法之一切種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於此二者,故謂之大菩提。智度論四曰:「菩提名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無上智慧。」注維摩經曰:「肇曰: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無言以譯之。菩提者,蓋是正覺無相之真智乎。」止觀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稱道。」大乘義章十八曰:「菩提胡語,此翻名道。果德圓通,名之為道。」安樂集上曰:「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唯識述記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為覺。覺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生死】
(術語)一切眾生惑業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嚴經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秘藏寶鑰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終。」僧伽吒經四曰:「佛言:善男子!識滅名死,福德因緣識起名生。」成實論七曰:「現在世中初得諸陰名生,亦說五陰退沒名生。」
【煩惱】
(術語)梵語吉隸舍Kles/a,貪欲瞋恚愚痴等諸惑,煩心惱身,謂為煩惱。智度論七曰:「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同二十七曰:「煩惱名,略說則三毒,廣說則三界九十八使,是名煩惱。」註維摩經二曰:「肇曰:七使九結惱亂眾生,故名為煩惱。」止觀八曰:「煩惱是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又與心作煩,令心得惱,即是見思利鈍。」大乘義章五曰:「勞亂之義,名曰煩惱。」唯識述記一本曰:「煩是擾義,惱是亂義,擾亂有情故名煩惱。」梵語雜名曰:「煩惱,吉隸舍。」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和尚回答說。確定都是無心。只是因為眾生迷妄的執著有一個心才有一切的煩惱(煩惱是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又與心作煩,令心得惱,即是見思利鈍。)生死(識滅名死,福德因緣識起名生)菩提(覺)涅槃(譯為滅,滅度,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等)等種種妄相生起。若是覺悟了知無心,一切的煩惱生死涅槃種種妄相,立即就消失了。因為這緣故,如來為執著有心的眾生說有生死。菩提(覺)是相對於煩惱而得名。涅槃者是相對於生死而得名。這些種種名相,都是對治的方法。若是無心可得。即是煩惱菩提(覺)也是不可得。甚至是生死涅槃也是不可得。 

問曰。菩提涅槃既不可得。過去諸佛皆得菩提。此謂可乎
弟子問道。菩提涅槃既然都不可得。那為什麼說過去諸佛都證得菩提(覺)。這樣的說法可以嗎? 

答曰。但以世諦文字之言得。於真諦實無可得。故維摩經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又金剛經云。無有少法可得。諸佛如來但以不可得而得
註:【真諦】【俗諦】
【真諦】
二諦之一,又名勝義諦、第一義諦,即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亦即內證的離言法性。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離諸虛妄,故云真,其理永恒不變,故云諦。
【俗諦】
(術語)對於真諦而有俗諦之稱。又云世諦。俗者俗事也,又世俗之人也。一切因緣生之事相,對於真理而云俗,又世俗之人所知,故云俗。諦者,真實之道理也。即俗事上之道理,謂之俗諦。又世俗之人所知之道理謂之俗諦。大乘義章一曰:「俗謂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俗諦。」

和尚回答說。這是用世俗眾生的語言文字來表達,說是得菩提涅槃。但是以第一義諦,聖智所見的真實理性,內證的離語言文字的法性上來講,是無可得的。所以維摩經上說。菩提者不可以色身肉體得,不可以用心識思慮得。又在金剛經上也有說。沒有一丁點法是可以得到的。諸佛如來只是以了知所有一切法不可得而為得。你應當知道。如果有心那麼所有一切都有。如果無心。那麼所有一切法都空無。都不可得。 

問曰。和尚既云於一切處盡皆無心。木石亦無心。豈不同於木石乎。 
弟子問道。和尚既然說遍一切處盡都是無心。木頭石頭這些無情物也都無心。這麼說來有情眾生豈不都跟木頭石頭這些無情物一樣了。 

答曰。而我無心心不同木石。何以故。譬如天鼓。雖復無心自然出種種妙法教化眾生。又如如意珠。雖復無心自然能作種種變現。而我無心亦復如是。雖復無心善能覺了諸法實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應用無妨。故寶積經云。以無心意而現行。豈同木石乎。夫無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無心也。
註:【天鼓】【如意珠】【實相】【般若】【三身】【三身三德】 
【天鼓】
(物名)忉利天之善法堂,有鼓,不擊而自發妙音者。唐華嚴經十五曰:「忉利天中有天鼓,從天業報而生得。知諸天眾放逸時,空中自然出此音。一切五欲悉無常,如水聚沫性虛偽。諸有如夢如陽焰,亦如浮雲水中月。(中略)三十三天聞此音,悉共昇善法堂。帝釋為說微妙法,咸令順寂除貪愛。」法華經序品曰:「天雨曼陀華,天鼓自然鳴。」【又】佛之異名。嘉祥法華義疏一曰:「外國名佛以為天鼓。賊欲來時天鼓則鳴,賊欲去時天鼓亦鳴。天鼓鳴時諸天心勇,天鼓鳴時修羅懼怖。眾生煩惱應來,佛則為說法。眾生煩惱應去,佛則為說法。佛說法時弟子心勇,佛說法時諸魔懼怖。天鼓無心能為四事,如來雖說亦復無心,是故名佛以為天鼓也。」
【如意珠】
(物名)Cinta%man!i,從寶珠出種種所求如意,故名如意。出自龍王或摩竭魚之腦中。或為佛舍利所變成。智度論十曰:「如意珠,生自佛舍利,若法沒盡時,諸舍利皆變為如意珠,譬如過千歲冰化為頗梨珠。」同三十五曰:「如菩薩先為國王太子,見閻浮提人貧窮,欲求如意珠,至龍王宮。(中略)龍即與珠,是如意珠能雨一由旬。」同五十九曰:「有人言:此寶珠從龍王腦中出,人得此珠毒不能害,入火不能燒,有如是等功德。有人言:是帝釋所執金剛,用與阿修羅戰時碎落閻浮提。有人言:諸過去久遠佛舍利,法既滅盡,舍利變成此珠,以益眾生。有人言:眾生福德因緣故,自然有此珠。譬如罪因緣故,地獄中自然有治罪之器。此寶名如意,無有定色,清徹輕妙,四天下物皆悉照現。是寶常能出一切寶物,衣服飲食隨意所欲盡能與之。」雜寶藏經六曰:「佛言:此珠摩竭大魚腦中出,魚身長二十八萬里,此珠名曰金剛堅也。」觀佛三昧經一曰:「金翅鳥肉心為如意珠。」往生論註下曰:「諸佛入涅槃時,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眾生,眾生福盡,此舍利變為摩尼如意寶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龍王以為首飾。若轉輪聖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於閻浮提作大饒益。」
【實相】
(術語)實者,非虛妄之義,相者無相也。是指稱萬有本體之語。曰法性,曰真如,曰實相,其體同一也。就其為萬法體性之義言之,則為法性;就其體真實常住之義言之,則為真如;就此真實常住為萬法實相之義言之,則為實相。其他所謂一實,一如,一相,無相,法身,法證,法位,涅槃,無為,真諦,真性,真空,實性,實諦,實際,皆是實相之異名。又依名隨德用之三諦言之,則空諦為真如,假諦為實相,中諦為法界。法華說實相,華嚴說法界,解深密說真如或無為,般若說般若佛母,楞伽說如來藏,涅槃說佛性,阿含說涅槃。在華嚴之始教天台之通教已下者,不變之空真如為實相,在華嚴之終教已上,天台之別教已上者,不變隨緣之二相為實相。華嚴以隨緣之萬法為實相,天台真言以性具之諸法為實相,小乘以我空之涅槃,大乘以我法二空之涅槃為實相。維摩經弟子品曰:「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同觀眾生品曰:「佛為實相法人。」涅槃經四十曰:「無相之相,名為實相。」妙玄二上曰:「實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遍今也。」法華文句記四中曰:「言實相者,非虛故實。非相為相,故名實相。」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法性空者,即一切處無心是。若得一切處無心時,即無有一相可得。何以故?為自性空故無一相可得,無一相可得者,即是實相,實相者,即是如來妙色身相也。」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般若】
法界次第云: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達一切無閡,名為智慧。大論云:般若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輕薄。是故不能稱此生善,故不翻。此六度法,祖引經論以辨其相,共立五義。
一,對治。善戒經云:謂慳、惡、瞋、怠、亂、癡,是所破之蔽。二,相生。善戒經云:謂捨家,持戒,遇辱須忍,忍已精進,精進已調五根,根調故知法界。又解深密經云:能為後後引發故,謂諸佛菩薩。若於身財無所顧吝,便能受持清淨禁戒。為護戒故,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發精進;發精進已,能辦靜慮;辦靜慮已,便能獲得出世間慧。是故我說波羅蜜多如是次第。三,果報。善戒經云:富具色力壽安辯。又餘經云:施報富,戒報善道,忍報端正,進報神通,禪報生天,智破煩惱。無著論云:有二種果,謂未來、現在。未來果者,檀得大福;尸羅得自身具足,謂釋梵等;羼提得大伴助大眷屬;毗黎耶得果報等不斷絕;禪得生身不損壞;般若得諸根猛利,及多諸悅樂,於天人大眾中得自在等。現在果者,得一切信敬供養,及現法涅槃等。四,互攝者。彌勒頌云: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是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此檀攝六度也。又菩提資糧論云:既為菩薩母,亦為諸佛母,般若波羅蜜,是覺初資糧(覺是菩提,六度是菩提資糧,般若為初耳)。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方便願智力,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此乃般若攝於六度,初後既爾,中四例知。
五,譬喻。華嚴云:菩薩摩訶薩,以般若波羅蜜為母,方便善巧為父,檀波羅蜜為乳母,尸羅波羅蜜為養母,忍波羅蜜為莊嚴具,勤波羅蜜為養育者,禪波羅蜜為浣濯人,善知識為教授師,一切菩提分為伴侶,一切善法為眷屬,一切菩薩為兄弟,菩提心為家,如理修行為家法,諸地為家處,諸忍為家族,大願為家教,滿足諸行為順家法,勸發大乘為紹家業,法水灌頂一生所繫菩薩為王太子,成就菩提為能淨家族。六分開者,六度通大小,十度唯在大。一往亦通藏通兩教,以權立三智故。言十度者,於禪中有願智力,故開願度。有神通智,開出力度,根本定,守禪度名。般若中有道種智,開出方便度;有一切種智,開出智度;一切智,守本般若名。什曰:窮智之原故稱度。梵音中有母義。FROM:【宋,普潤法雲《翻譯名義集》】
【三身】  三身有四種:
  一、法報應之三身。
  二、法應化之三身。
  三、法報化之三身。
   「法化等三身」
  一、法化生身 由法性化現之化身佛也。
  二、五分法身 戒定等之五分功德也。
  三、實相法身 空性之諸法實相也。
     「但空等三身」
  一、但空法身 小乘之法身也。
  二、即假法身 大乘別教之法身也。
  三、即中法身 大乘圓教之法身也。
       三身者:
  一、自性身 謂諸如來真淨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二、受用身,此有二種:
   一、自受用 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及極圓淨常遍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恒自受用廣大法樂。
   二、他受用 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居純淨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
   合此二種,名受用身。
  三、變化身 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淨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名獲得諸利樂事。
  「三種常住」謂三種常住者:
  一、自性常 自性身謂之自性常,其性無為,不生不滅。
  二、不斷常 自他受用,謂之不斷常,有為智品,雖有生滅,無有間斷也。
  三、相續常 變化身,謂之相續常,機緣不恒,稍有間斷,雖不恒會,機緣無盡,雖有間斷,化道無絕也
金光明經玄義云三身:身即聚積之義,謂聚積諸法而成身也。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報身,功德法聚名應身。
  一、法身 謂始從初住,顯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覺極果,理聚方圓,是名法身。(理聚方圓者,妙覺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圓滿也。)
  二、報身 謂始從初住,終至妙覺極果,智聚方圓,由智契理,報得此身,故云報身。
  三、應身 謂始從初住,終至妙覺極果,功德法聚方圓,故能隨機應現,說種種法,度諸眾生,故名應身。
【三身三德】
 (名數)三身者法報應。三德者法般解。二者配對,則法身即法身之德。報身為般若之德。應身為解脫之德。FROM:明,楊卓《佛學次第統編》】

和尚回答說。但是我所說的這個無心心是不同於木頭石頭等無情物的無心。什麼緣故呢?就好像忉利天之天鼓(忉利天之善法堂,有鼓,不擊而自發妙音者)。雖然無心但能不擊而自然出種種微妙不可思議法音教化眾生(如上注釋中所說明)。又如如意珠(有人言:眾生福德因緣故,自然有此珠 此寶名如意,無有定色,清徹輕妙,四天下物皆悉照現。是寶常能出一切寶物,衣服飲食隨意所欲盡能與之。)雖然也是無心但自然能作種種變現常能出一切寶物,衣服飲食隨意所欲盡能與之饒益一切眾生。而我我所說的這個無心也像天鼓或如意珠一樣。雖然無心但是卻能善巧方便隨順機宜的覺悟並徹底的了知一切法的實相(諸法空相)具足真實般若(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達一切無有障礙的功德智慧)能有法身、報身、應身三身及法身之德、般若之德、解脫之德三德,應用自在無礙。所以寶積經上有說。以無心意而顯現一切德行的。哪裡是相同於木頭石頭等等的無情物的無心呢?所謂無心(無虛妄相心)者即是真心(真如自性)啊。真如自性者即是無虛妄相心呀。 

問曰。今於心中作若為修行。 
弟子問道。那現在在心中要做什麼才是修行呢?

答曰。但於一切事上覺了。無心即是修行。更不別有修行。故知無心即一切。寂滅即無心也。
弟子於是忽然大悟。始知心外無物物外無心。舉止動用皆得自在。斷諸疑網更無罣礙。即起作禮。而銘無心乃為頌曰。
註:【寂滅】【疑網】
【寂滅】
 (術語)寂滅為梵名涅槃Nirva%na之譯語,其體寂靜,離一切之相,故云寂滅。法華經序品曰:「或有菩薩見寂滅法。」維摩經佛國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滅。」註曰:「肇曰:去相故言寂滅。」同弟子品曰:「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無量壽經上曰:「超出世間,深樂寂滅。」智度論五十五曰:「滅三毒及諸戲論故名寂滅。」
【疑網】
 (譬喻)疑惑交絡譬如網。法華經方便品曰:「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今皆墮疑網。」智度論二十七曰:「從諸佛聞法,斷諸疑網。」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和尚回答說。只要覺照一切事,徹底的了悟,諸法無心,即是修行。除此之外,也沒有另外一個,所謂的修行存在。所以應當知道,無心即是一切,寂然安靜,一切思想、念慮止息,一念不生的心(寂滅涅槃Nirva%na之譯語,其體寂靜,離一切之相),就是無心呀。
註:心外無物,物外無心。
這裡的心是指真心(真心即無心,自性,佛性,一實,一如,一相,無相,法身,法證,法位,涅槃,無為,真諦,真性,真空,實性,實諦,實際,實相等等之異名)。
真心無有形相、造作,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如如不動,圓融遍滿一切處,遇緣則顯。一切事物都是真心遇緣顯現的幻影,緣滅則空無,如果沒有真心的顯發,則不能見、聞、覺、知一切事物,所以說心外無物。

因為真心無有形相、造作,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如如不動,圓融遍滿一切處,我們無法得見。所以,只有當我們見、聞、覺、知各種事物,的時候,才能體會,這是真心的作用。也只有,從我們的見、聞、覺、知中,才能顯現,真心的存在,離開見聞覺知,我們實無法體會到,真心的存在。所以說物外無心。

這時弟子忽然大悟。當下才知道,心外無物,物外無心(說明如上註)。言行舉止,動轉應用,身心都得自在無礙。斷盡了所有一切疑惑,心中再也沒有罣慮、疑惑、障礙。
立即站起來,向和尚作禮。而為了銘記和尚所宣說,無心的法義,乃作了一首頌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