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6

菩提達摩製~~無心論~~白話說明(下)

心神向寂  無色無形  覩之不見   聽之無聲
心神(真心)恆常寂然安靜,無有造作,沒有一切色質,沒有形相,要看,看不 見形色 , 要聽,聽不到聲響,

似暗非暗  如明不明  捨之不滅  取之無生
好像是黑暗,但不是黑暗,像是光明,卻不是光明,捨棄祂,祂不會消滅,要去抓取祂時,卻沒東西,可讓你抓取,

大即廓周法界  小即毛竭不停  煩惱混之不濁
廣大時,大至遍滿法界一切處, 微小時,連像毛端那麼微細的東西,都無法在上面停留,煩惱不能混亂污染祂,使祂渾濁,

涅槃澄之不清  真如本無分別   能辯有情無情
涅槃也無法,使祂變得更清明澄淨,真如自性,原本就無有分別, 怎能以言語文字,來辯解,祂是有情,或是無情呢?

收之一切不立  散之普遍含靈 妙神非知所測
收攝時一切都不能建立,散放時,遍一切處的事物,都含有祂,微妙不可思議神通,不是心意識所能量測, 

正覓絕於修行 滅則不見其壞 生則不見其成
當你正想尋覓祂時,你已經斷絕了,修行的道路。真心寂滅時,你見不到祂,毀壞的相狀,真心生起時,你也見不到祂,生成的相狀。 

大道寂號無相 萬像窈號無名 如斯運用自在 總是無心之精
大道寂然安靜,無有造作,號稱無相,萬像深邃悠遠、幽冥灰暗,不可思議,號稱無名,能夠如此的運用自在,都是無心,精明微妙的功用 。 

和尚又告曰。諸般若中以無心般若而為最上故維摩經云。以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外道。又法鼓經。若知無心可得。法即不可得。罪福亦不可得。生死涅槃亦不可得。乃至一切盡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註:【外道】
【外道】
 (術語)於佛教外立道者。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資持記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別行邪法。」天台淨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稱外道。」三論玄義上曰:「至妙虛通,目之為道。心遊道外,故名外道。」圓覺經集註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網經上曰:「天魔外道,相視如父母。」法華經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圓覺經曰:「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身心。」外道之種類不一。百論有「二天三仙」,四宗論及入大乘論有「四外道」,維摩經,涅槃經等有「六師」,唯識論有「十三外道」,瑜伽論有「十六外論師」,外道小乘涅槃論有「二十種」,大日經有「三十種」,涅槃經,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種」,華嚴經,智度論等有「九十六種」。以下逐項詳說之。

和尚又告訴弟子說。所有般若法中,以無心般若,是為最上法,所以維摩經上說,以無有心意識,無有受蘊、想蘊、行蘊,真空的心。而都能摧破、降伏外道(於佛教外立道者。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的人)。又法鼓經上說,若是了知無心可得,法即不可得,罪業、福業也是不可得。生死涅槃也是不可得,甚至一切,盡都不可得。連不可得這念頭,也是不可得(即是說心上沒有不可得這念頭,也不執著不可得這念頭)

註:【如如】
【如如】
  如如者,不變不異,真如之理也。謂由前正智,觀察名相,皆悉如幻,非有非無,名相本空,即真如理。理因智明,智因理發;以智如理,以理如智;是為如如也。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乃為頌曰。
於是為祂做了一首頌曰

昔日迷時為有心  爾時悟罷了無心 雖復無心能照用  照用常寂即如如
往日昏昧迷惑時,誤以為有個心,澈悟之後的當下,了知萬法無心,雖然無心能觀照萬象顯發其功用,卻是恆常寂然安靜,無有造作,這就是不生不滅,真如的義理啊。

重曰。
重複再頌曰

無心無照亦無用  無照無用即無為 此是如來真法界  不同菩薩為辟支
註:【無為】【法界】【菩薩】【辟支佛】【辟支佛乘】
【無為】
 (術語)梵語Asam%skr!ta。為者造作之義,無因緣造作,曰無為,又無生住異滅四相之造作曰無為,即真理之異名也。此無為法有三種六種之別,三無為中之擇滅無為,六無為中之真如無為,是正為聖智所證之真理。曰涅槃,曰法性,曰實相,曰法界,皆無為之異名也。無量壽經上曰:「無為泥洹之道。」清信士度人經曰:「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肇論曰:「無為者,取乎虛無寂寞,妙絕於有為。」探玄記四曰:「緣所起法名曰有為,無性真理名曰無為。」華嚴大疏十六曰:「以有所作為,故名有為。有為是無常,無所作為,故名無為。無為即是常也。」大乘義章二曰:「釋有二:一對法外四相以釋,色心等法為彼法外四相所為,虛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無為。二對法體四相以釋,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終異後滅前後集起,評之曰為,虛空等三無彼為故,名曰無為。」
【法界】
 (術語)梵名達磨[馬*太]都Dharmadha%tu,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實相。法界之義有多種,以二義釋之:一就事,一約理。就事而言:法者諸法也,界者分界也。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則法界者,法之一,一名為法界,總該萬有亦謂之一法界。是為嚴家所判四種法界中之事法界,台家約於俗諦釋十法界之時即此義也。菩薩瓔珞本業經上曰:「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起三界業果。」止觀五曰:「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濫,故言十法界。」同輔行曰:「言法界者,法即諸法,界謂界分,相不同故。」資持記上一之三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塵沙者喻其多。」行事鈔上之一曰:「法界塵沙。」【又】界者,邊際之義,法者極法之邊際之言,言廣大深遠無過於此之語。如言法界萬靈,周遍法界等也。止觀三曰:「出法界外何處更別有法?」同五曰:「當知法界外,更無復有法而為次第也。」四教儀集註半字談五曰:「窮事邊際云法界。」往生要集上曰:「周遍法界,拔苦眾生。」又曰:「佛光明照法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約理而言,法相華嚴之釋意,指真如之理性而謂之法界。或謂之真如法性,實相,實際。其體一也。界者因之義,依之而生諸聖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義,是為諸法所依之性故。又諸法同一性故名法界。唯識述記九末曰:「三乘妙法,所依相故,名為法界。」勝鬘經寶窟下末曰:「法界者,界即境界。即是因義,聖人四念處等,皆取此性作境故。」探玄記十八曰:「界有三義:一是因義,依生聖道故。攝論云:法界者一切淨法因故。又中邊論云:聖法因為義故,是故說法界。二是性義,謂是諸法所依性故,此經上文云法界法性,並亦然故也。三是分齊義,謂諸緣起相不雜故。」是四種法界中理法界之義也。嚴家台家更指一一之法,法爾圓融,具足一切諸法,謂之法界。大乘止觀曰:「法者法爾故,界者性別故,以此心體法爾具足一切法,故言法界。」四教儀集註半字談五曰:「性惡融通曰法界。」止觀五曰:「又此十法,一一當體皆是法界,故言十法界。」是四種法界中之事事無礙法界也。又支配於因果之理之法相範圍名為法界。佛為超脫此範圍者,故佛獨屹立於法界之外。菩薩瓔珞本業經上曰:「於一法界有三界報。一切有為法,若凡若聖,若見著,若因若果,不出法界,唯佛一人在法界外。」又十八界之一。意識所緣之境云法界,即六塵中之法塵也。此中總該有為無為之一切法以悉為意識之所緣也。行宗記二下曰:「法塵一界,兼通色心。」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菩薩】
 (術語)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十四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法華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法華經嘉祥疏一曰:「菩提云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薩埵言眾生,為求果道故名道眾生也。」法華玄贊二曰:「菩提覺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佛地論二曰:「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淨名疏一曰:「菩提為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此人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安師云開士始士。又翻云大道心眾生。古本翻為高士。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天台戒經義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云大道心成眾生。」等不等觀雜錄一曰:「菩薩之薩字,說文無之。今有人改作[薩-產+夆],謂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寫作殺,更可駭也。考字典從薩,與古經不符。經中從廿從[防-方]從立從生,當是譯經時所撰,良有以也。」
【辟支佛】
 (術語)辟支迦佛陀之略
【辟支佛乘】
 (術語)三乘中之中乘也。謂開辟支佛覺悟之因行。法華經譬喻品曰:「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從佛世尊聞法信受者,最初之發心,必依佛與聲聞乘同,求自然慧樂獨善寂者,示獨覺之義,深知諸法因緣者,示緣覺之義,辟支佛具此二義)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無心,本身不會去觀照萬象,也不會去顯發祂的功用。不會去觀照萬象,也不會去顯發祂的功用,即是無為。無為,就是如來真實相(法界),這境界不同於菩薩(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成為辟支佛(從佛世尊聞法信受者,最初之發心,必依佛與聲聞乘同,求自然慧樂獨善寂者,示獨覺之義,深知諸法因緣者,示緣覺之義,辟支佛具此二義)時的境界。

所言無心者。即無妄相心也。
所說的無心心,即是無虛妄想相的心啊。

又問。何名為太上。  
弟子又問道為何無心心、無妄想心又取名叫做太上?

答曰。太者大也。上者高也。窮高之妙理故云太上也。又太者通泰之位也。三界之天雖有延康之壽福盡。是故終輪迴六趣。未足為太。十住菩薩雖出離生死。而妙理未極。亦未為太。十住修心妄有入無。無其無有雙遣不妄中道。亦未為太。又忘中道三處都盡。位皆妙覺。菩薩雖遣三處。不能無其所妙。亦未為太。又忘其妙則佛道至極。則無所存。無存思則無思慮。兼妄心智永息。覺照俱盡。寂然無為。此名為太也。太是理極之義。上是無等色。故云太上。即之佛如來之別名也。

註:【十住】【出離】【中道】【妙覺】【佛】【如來
【十住】(術語)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謂既得信後進而住於佛地之位也。﹝出楞嚴經﹞
謂菩薩約位進修,以妙覺為本,此覺由信而入,入則能住,故自發心住至灌頂住,通為十種也。
〔一、發心住〕,謂由前十信,相躡進修,作真方便,顯發十住之心,此心真精,發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於明耀中,遍互涉入,圓成一心之德。經云: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輝,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十用,即十信之用也。)
〔二、治地住〕,謂由前所發之心,淨如琉璃;所證之理,顯若精金。因此妙心,契於理地。經云:心中發明,如淨琉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梵語琉璃,華言青色寶。履,即治也,亦造入之義。)
〔三、修行住〕,修行者,起行造心也。謂前發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由明了故,遍修諸行,皆無留礙。經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十方者,四方四維上下也。)
〔四、生貴住〕,謂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將生佛家,為法王子。故曰生貴。經云: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中陰者,謂現身已謝,後身未生,於此之中,識未託胎之時也。)
〔五、方便具足住〕,謂由前妙行,既與佛同,則自行利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經云: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道胎者,謂道果之胎,以喻菩薩之入聖道也。覺胤者,覺即是佛,謂佛之胤嗣也。)
〔六、正心住〕,謂前行相,雖與佛同,心相有異,未名正心。至此,則心相不異,方名為正。經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謂前心行二相,既與佛同,則佛身、佛心,二種合成,日以滋益,漸漸增長,唯進無退。經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體微曰童,謂其體雖微,已具佛十身靈妙之真相矣。經云: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十身者,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九、法王子住〕,謂自發心至生貴,名入聖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長養聖胎;至此長養功成,名出聖胎。既出胎已,則為佛之真子,而繼紹佛種也。經云: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頂住〕,謂表菩薩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頂,猶如剎利、轉輪王之子受職,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頂也。經云: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剎利,梵語具云剎帝利,華言田主。)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出離】
瑜伽十一卷十四頁云:能超恚等諸過失故;名為出離。
二解 瑜伽七十卷十一頁云:由二因緣,名為出離。一、往善趣出離故。二、趣三菩提出離故。
三解 瑜伽八十三卷七頁云:言出離者:謂世間道,斷除眾苦,得出離故。
四解 瑜伽八十四卷五頁云:言出離者:出離三界一切苦故。
五解 大毗婆沙論三十二卷四頁云:問:聖道亦是出離之法。如品類足說:云何出離法?謂欲界善戒,及色無色界離生善定,并學無學擇滅無為。何故涅槃獨名出離?答:涅槃是出離,非有出離故。聖道是出離,亦是有出離。般涅槃時,出離彼故。復次涅槃是真出離法故。謂有漏法,有二種捨。一、斷捨。二、棄捨。無漏有為,雖無斷捨;而有棄捨。唯有擇滅,二捨俱無;名真出離。復次涅槃是究竟出離功德故。如契經說:以色出離欲,以無色出離色,以聖道出離無色,以涅槃出離一切有為法。FROM:【朱芾煌《法相辭典》】
【中道】
(術語)法相以唯識為中道,三論以八不為中道,天台以實相為中道,華嚴以法界為中道。中者,不二之義。絕待之稱,雙非雙照之目也。中論偈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妙覺】
(術語)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不可思議,曰妙覺。即佛果之無上正覺也。二乘止於自覺,無覺他之功。菩薩雖自覺覺他並行,而未圓滿,獨佛二覺圓滿,覺體不可思議也。四教儀四曰:「金剛後心,朗然大覺,妙智窮源,無明習盡,名真解脫。翛然無累,寂而常照,名妙覺地。」三藏法數二十六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可思議,故名妙覺性。」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佛】
(術語)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圖、浮頭、勃陀、勃[馬*太]、部陀、母陀、沒馱。譯言覺者,或智者。覺有覺察覺悟之二義,覺察煩惱,使不為害,如世人之覺知為賊者,故云覺察,是名一切智。覺知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夢之寤,謂之覺悟,是名一切種智。自覺復能覺他,自他之覺行窮滿,名為佛。自覺者,簡於凡夫,覺他者簡於二乘,覺行窮滿,簡異於菩薩。何則?以凡夫不能自覺,二乘雖自覺而無覺他之行,菩薩自覺覺他而覺行未為圓滿故也。又以知者既具足二智而覺知一切諸法,了了分明故也。南山戒本疏一曰:「佛,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馬*太]步他、浮圖、浮頭。蓋傳者之訛耳。此無其人,以義翻之為覺。」宗輪論述記曰:「佛陀梵音,此云覺者,隨舊略語,但稱曰佛。」佛地論一曰:「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開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醒,如蓮華開,故名佛。」智度論二曰:「佛陀秦言知者,有常無常等一切諸法,菩提樹下了了覺知,故名佛陀。」同七十曰:「佛名為覺,於一切無明睡眠中最初覺故,名為覺。」法華文句一曰:「西竺言佛陀,此言覺者、知者,對迷名知,對愚名覺。」大乘義章二十末曰:「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覺知,就斯立稱。覺有兩義:一覺察,名覺,如人覺賊。二覺悟,名覺,如人睡寤。覺察之覺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涅槃云:如人覺賊,賊無能為,佛亦如是。覺悟之覺對其知障,無明昏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窮滿,故名為佛。言其自覺簡異凡夫,云覺他者明異二乘,覺行窮滿彰異菩薩。」善見律四曰:「佛者名自覺亦能覺他,又言知,何謂為知?知諦故,故名為佛。」仁王經上曰:「一切眾生,斷三界煩惱果報盡者名為佛。」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如來】
(術語)梵語曰多陀阿伽陀Tatha%gata,譯言如來,佛十號之一。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之故,名為如來。是真身如來也。又乘真如之道來三界垂化之故,謂之如來。是應身如來也。又,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此釋通於二身。成實論一曰:「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轉法輪論曰:「如實而來,故名如來。(中略)涅槃名如,知解名來,正覺涅槃故名如來。」智度論二十四曰:「如實道來,故名為如來。」勝鬘寶窟上末曰:「如來者體如而來,故名如來。又如諸佛來,故名如來。問:體如而來,故名如來。此是應身,何有來義?真如法身。云何有來?答:如本隱今顯,亦得稱來。」大日經疏一曰:「如諸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今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行宗記上一之二曰:「真如平等,體離虛妄,故曰如實。乘履此法出現利生,故得此號。」秘藏記本曰:「如來謂成佛以後悲願力故垂化也,乘如而來故曰如來。」教行信證四曰:「真如即是一如,然者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報應化種種身也。」又梵云修伽陀(Sugata),譯言如去,又譯好去,是如實去生死之義也,故如來如去相對,則如去者向上自利,而如來者向下利他也,以此二名顯佛之無住涅槃。餘(參照:多陀阿伽陀)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和尚回答說:所謂太者也就是俗語說的廣大無有邊際,所謂上者,也就是,俗語說的至高無上。廣大無邊,至高無上,微妙不可思議,就稱為太上。又太者,也可以解釋為,通達契入,廣大無邊,至高無上,微妙不可思議,的境界中。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三層天中,雖然有綿長的康寧福壽可享用,但是天福享盡之後,終究還是會沉淪至六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惡鬼道地獄)生死輪迴之中,所以三界不能說是為太。在十住(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謂既得信後進而住於佛地之位也)位階中的菩薩,雖然已經出離生死輪迴,但是尚未通達窮盡,廣大無邊,至高無上,微妙不可思議理趣,也不能稱之為太。菩薩在十住(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謂既得信後進而住於佛地之位也)位中,修習鍛練心性,從有心進入無心階段,也空掉有、無的念頭,雖然有、無的念頭,通通空掉,但還是不能忘懷中道的義理,心中還有個「中道」的念頭存在,也不能稱之為太。即使菩薩有、無、中道,三處的念頭,都離盡了。道行位階,與妙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不可思議,曰妙覺)的果位等齊,但心裡,還不能空掉,他所證得的,微妙不可思議的道理。心中還存有,所謂的「微妙不可思議的道理」存在(即是有所得法之義),也還是不能稱之為太。若能空掉一切「法」,達於真實的空,心裡沒有一絲念頭存在,即窮盡佛道的極處。那麼心中就一絲不掛,不存在任何念頭想相。不存在任何虛妄的念頭、想相,就沒有思維、想相、憶念、罣慮。而且六塵(眼、耳、鼻、舌、身、意)所緣,殘留的影像,虛妄想相的心意識,也永遠止息寂靜了。所謂的有覺、有照,一切有為的造作,也都全部遣離盡淨。寂靜安然,念慮止息,沒有一絲毫有為的造作。這就名叫做太也。太是理法的終極處,上是無與倫比,無有邊際的色相,所以稱作太上。也就是佛((術語)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圖、浮頭、勃陀、勃[馬*太]、部陀、母陀、沒馱。譯言覺者,或智者。覺有覺察覺悟之二義,覺察煩惱,使不為害,如世人之覺知為賊者,故云覺察,是名一切智。)、如來(佛十號之一。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之故,名為如來。是真身如來也。又乘真如之道來三界垂化之故,謂之如來。是應身如來也。又,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的另外的一個名字呀。

無心論一卷

沒有留言: